N人民日报 新华社 每日新报
核心提示:在中石油大连石化发生4次火灾之后,中石油终于启动事故责任问责机制,免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蒋凡的职务。
中石油8月31日宣布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调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冷胜军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同时成立集团公司事故调查组,在国家安监总局指导下,配合大连市事故调查组,尽快查清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大连石化13个月发了4次大火
8月29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柴油储罐起火,大火在3个小时后被扑灭,这是13个月内中石油大连公司的第四次事故。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保税区油库一条输油管道爆炸,大面积海域遭污染;同年10月24日,大连新港码头油库拆除油罐时,引燃罐体内残留原油,再次发生火灾;2011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着火。
“为什么一个石油企业竟然能频繁地着火呢?”大连甘井子区的居民们很担心。甘井子区,位于大连市西部和西北部的城乡接合部,呈马蹄形环抱市区。大连石化、宇山化工、卡贝斯化工、顺腾化工、德威隆化工等大量的化工企业汇集在这里。
据了解,石化产业是大连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整个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在三分之一以上。
人民日报评火灾:为何“烧”不到责任人
频频发生的大火也让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奋起质疑。昨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时评《大火为何“烧”不到责任人》,文章认为,中石油屡屡失火的原因,主要在于问责过轻。
文章说,“中石油近年发生的一系列火灾事故,虽已明确认定是人为操作失误所致,但对责任企业多是舆论批评,少有实际的行政追问和责罚,更难见司法介入的权利追诉。”
文章还举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爆炸事故处理为例。该事故当时造成8人死亡、60多人受伤、近百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国家为松花江治污投入78.4亿元,而中石油只向当时的环保总局缴纳了100万元罚款,以捐助的名义支付给吉林省政府500万元。
中石油终于启动问责机制
巧合的是,在人民日报评论发出的当天,中石油集团公司终于启动事故责任问责机制,免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蒋凡的职务。
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表示,大连石化在一年内连续发生安全事故,暴露了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队伍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中石油介绍说,将成立集团公司事故调查组,抽调技术和管理专家进驻大连石化,在国家安监总局指导下,配合大连市事故调查组,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做事故分析,尽快查清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完善防范措施。同时,在集团公司范围内检查安全生产、排查安全隐患。
□链接
蒋凡简历
蒋凡,男,1963年11月出生,上海人,198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从2005年11月起被聘为中石油上市公司的董事。1999年9月起任大连石化副总经理;2002年2月起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
冷胜军,1963年出生,2007年6月起任大庆炼化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8月起任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
一叶知秋
本期主持 谢秋莲
问责要到位
俗话说,事不过三,但大连石化却能在同一个地方被绊倒四次之多,足见其对工人和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漠视。再不对领导人问责,就要天怒人怨了。
在舆论的再三呼唤下,中石油终于举起了问责的板子,没再给大连石化开救灾表彰会的机会,而是免了大连石化总经理蒋凡的职务。只是,这种问责未免太温柔了:众所周知,免职并不是行政处分,失职-免职-复出甚至升迁几乎已成中国官场惯例。免职更像是官方为息众怒的习惯性策略。只有该撤的撤,该赔的赔,该判刑的判刑,才是真正的问责。
调查原因、排除隐患、追究责任,中石油集团这次的决心似乎很大,可去年7·16事故发生时,类似的声音中石油也说过,却架不住大连石化仍一火再火。几次事故,调查都由大连当地政府和肇事者自己领导进行,这样的调查怎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怎么可能自己重罚自己?要知道,大连石化占据了大连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江山,这关系着GDP,关系着官员政绩。因此,才有了7·16之后拿投资换赔偿的荒唐事。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天不树立,这个结就一天不能解,大火就还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