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志宏 关铭荣 文/图
关注理由:昨日凌晨开始,福建宁德古田县水口镇库区一些渔业养殖户发现,网箱里的鱼都出现缺氧症状,纷纷浮上水面,无论他们采用何种增氧方式都无力回天,这些每条重约1.5公斤的草鱼翻起白肚死了,鱼的尸体遍布整个网箱。随后情况不断蔓延,水口镇8个村的养殖户都被波及,损失惨重。
记者了解到,4天前,水口镇库区上游的樟湖坂已出现大面积死鱼的情况;8月31日蔓延至黄田镇水域;9月1日白天,莪洋村也中招;昨天凌晨轮到水口镇;截至昨晚10时许,记者获悉,福州闽清雄江镇也开始出现死鱼。
网箱里密密麻麻漂着死鱼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水口镇溪南村和湾口村的库区,由于此处水域宽广、水流平缓,适宜养鱼,有200多户养殖户在此设网箱养鱼,此处也因此成为这次死鱼事件的重灾区。
记者在湾口村的码头放眼
望去,江面上斑斑点点漂浮着鱼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在靠近码头一处的渔排上,养殖户老林正划着舢板,解开网箱上的罩子,用网兜将网箱中的死鱼捞出来,他身后的10多个网箱里,密密麻麻地漂着死鱼。
养殖户黄先生说,今年他进了20多万尾鱼苗,主要是草鱼。如今,这些草鱼大部分都有1.5公斤多重了,基本上已经可以出栏销售了,没想到一夜之间将近9万条的草鱼突然死亡,他的直接损失达到160多万元。
黄先生说,今年水口镇溪南村和湾口村一共进了800万~900万尾鱼苗,主要是草鱼、鳊鱼和白刀鱼,在这次事件中几乎死亡过半。
鱼死亡原因暂时成谜
养殖户林先生告诉记者,昨日凌晨1时许,他和往常一样起来巡夜,突然发现网箱里的鱼都浮在水面上,很多鱼都聚集在网箱的四周向外拱,不一会儿,就有一些鱼翻起了白肚。
“可能是缺氧了。”根据以往的经验,他立即开启增氧机向网箱洒水,可情况并没有好转,越来越多的鱼翻起白肚浮了起来。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死鱼,林先生急忙发动渔船,将连接渔排的网箱拆开,用船将网箱拉到江中心的位置,以此增加网箱里的含氧量,可这招没有奏效。
昨日凌晨,水口镇的养殖户都和林先生一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大家都忙碌着用尽各种方法往网箱里增氧,可是都没有效果,这些即将出栏的草鱼是整个网箱整个网箱地死亡了。此外,他们发现,除了他们网箱养的鱼,江里野生的小黄甲鱼和沙条也都死了。
“以前也出现过水体缺氧的状况,通过拉动网箱换水体或者其他增氧的方式,都可以解决问题,可这次却无效!”养殖户林先生说。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们说,在4天前,在水口镇上游的樟湖坂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那里的养殖户养殖的鱼几乎全部死亡,而鱼类死亡情况第二天向下游蔓延,先是黄田镇水域,接着是莪洋村,昨天凌晨就到了水口镇。
他们猜测,前几天南平一带连续下了几天的暴雨,可能是有污染物在暴雨中被冲入闽江,并且顺流而下,最终才导致鱼类大规模死亡。
部分渔民将死鱼抛江里
昨日下午,记者看到,水口镇库区很多养殖户正在清理网箱死鱼,他们将死鱼捞出,直接丢弃在江里,这些鱼尸跟着水流向下游漂浮,斑斑点点连绵数公里。
这些养殖户说,出现死鱼事件后,他们就通知了镇政府,镇政府的人员要求他们暂时不要清理死鱼,等镇政府派人来统一清理,可是原定昨日上午来清理,一直到了下午5时都没有见到人,为了让自己的损失小些,他们无奈之下只好将死鱼捞出丢在江里。
当地部门已取水化验
昨日下午5时,记者来到水口镇政府,镇长和书记们正在开会研究,一位陈姓宣传员表示,现在领导都很忙,没空接待记者。
随后,这名宣传员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水口镇政府的有关人员在昨日凌晨4时接到养殖户的报告,水口镇共有8个村都发生了死鱼事件。昨日上午,分管水产的副镇长和环保的干部前往现场调查,随后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协调、维稳、自救、技术、后勤五个小组,负责处理该事件。
她说,在调查中接到了群
众关于水质被污染的反映,环保部门已到现场取水化验,但受当地设备的限制,需送到福州检测,最终的化验结果还没出来。就该次事件的原因,他们还在做进一步的调查。她说,目前能做的就是自救,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记者问及养殖户抛死鱼入江的问题,她表示该镇已经派出人员,对一部分的死鱼进行了打捞,随后将进行无害化处理。
昨晚8时,记者和陈宣传员再次取得联系,她表示,化验结果仍未出来,是否水质污染造成死鱼仍无定论。
福州自来水厂密切监控水质
就水口镇库区发生的大规模死鱼事件,记者向福州市自来水公司进行反映。该公司郑副总经理表示,截至目前,福州沿江的几个取水点还未监测到水质异常。
据介绍,福州市自来水公司各水厂都设有24小时在线监控系统,每小时都会进行水质化验,此外在进水口还养鱼进行生态监控,一旦出现水质问题,监控系统将发出警报停止取水,因此到目前为止,福州自来水系统是安全可靠的,市民无需对此担忧。
郑副总经理说,针对水口镇库区发生死鱼事件,他立即告知沿江的各个水厂,要求他们密切监视水质变化,增加水质化验的次数,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杜绝取用污染水源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