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今日关注·本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报“感动福建人物”朱邦月将搬上银幕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感动福建人物”朱邦月将搬上银幕
本报2006年“感动福建人物”、CCTV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邵武残疾工人朱邦月的大爱故事,将拍成电影《父亲朱邦月》;日前,本报记者探班剧组,并重访朱邦月一家
残疾的朱邦月,一直照料着同样残疾的妻子
拍摄间隔,朱邦月的扮演者和朱邵华的扮演者在排练
朱邦月残疾的二儿子朱邵华写出了小说《我的父亲不是生父》
 

N本报记者 江方方 肖春道 文/图

关注理由 朱邦月,邵武人,四十几年如一 日,照顾他朋友临终时托付的三个重度残疾人。2006年,本报名牌栏目——“感动福建人物评选”,全景式挖掘出他的事迹,感动了所有人。此后,这位老好人,获评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入选全国道德模范。

上月底,电影《父亲朱邦月》开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亲切接见他,并指出,朱邦月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宣传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将进一步加大对朱邦月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的宣传力度,特别要借助电影《父亲朱邦月》的拍摄,深刻展现道德模范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听说要给老朱拍电影,邵武这个小县城顿时沸腾起来,乡亲们奔走相告,激动不已。这部电影将如何拍摄?人物、选景有什么亮点?当事人朱邦月的心情有多大起伏?本报记者日前赶往邵武重访朱邦月一家,并探班剧组。

【记者探班】

开拍首日,大院里围满了人

9月3日是个周六,邵武晒口煤矿职工宿舍区大院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嚣。

这里就是拍摄现场:孩子们在院子里学自行车玩耍,大爷们慢悠悠地在自家门前弄着花花草草,大妈们则用口型和手指比划着说着自己今天买了什么菜,唯一有大动静的则是在大院西头的一间屋子里,聚光灯耀眼,几台摄影机繁忙运转。

“卡!”一声京味十足的男中音传来,院子里的人仿佛又被“解穴”了一样,孩子们一声呼喊飞快地穿过西头的屋子,大妈们又恢复了聊天声音。

不单单是这个院子里的人,邵武大街小巷里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正在拍摄电影。“朱邦月是我们邵武人嘞!”“他是个好人。”“他信守承诺,用一辈子照顾三个重度残疾的病人。”邵武晒口煤矿职工宿舍区大院里,李家刚满五岁的小孙子都能麻利地说出朱邦月的故事,大家都觉得朱邦月给邵武人“长了脸”。

剧组的工作人员说,开拍的第一天,拍摄现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满。

“大家都想看看自己家乡人被拍成电影是什么样,都特好奇。”工作人员说,后来,我们一说了拍摄现场的纪律,大家也都特配合,特别是住在院子里的人,剧组需要一些道具,乡亲们总是热情帮忙拿这送那。

导演感叹:好人难拍,怕落俗套

织毛衣、摔倒在地、捶腿、哭泣……短短三分钟的一场戏,已经重复了不下百遍,扮演顾中华的演员满头是汗,仍耐心地重复这些动作。

这场戏拍的是1994年朱邦月在腿伤之后照顾大儿子顾中华时的场景:天冷了,顾中华买来了编织机,想用家里剩余的旧毛线给朱邦月织一件毛衣,但好心却办坏事,身体已经残疾的顾中华才织一会儿就摔倒在地……

这是影片开拍后的第一个周末,剧组没有停歇,加班加点地赶进度。穿着橘黄色上衣,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的斯文小年轻,就是导演李彦廷,其执导的《年关》《月亮之声》等作品,入围2011年第十一届数字电影百合奖最佳数字电影奖。

邵武作家黄墅编写的剧本《我的父亲朱邦月》,是根据朱邦月之子朱邵华纪实长篇小说《只想做个好人》、《我的父亲不是生父》改编。说起这部电影的拍摄,李彦廷说,演员们都很敬业,开拍的第一天就遇上台风,我们临时改了场戏,改场地、换服装、借道具、对戏……演员们都丝毫没有被影响情绪,很快就入戏,逼真的事迹演绎,感动了所有在场人。

“拍好人不好拍呐。”李彦廷接受采访时感叹,好人故事片容易落于俗套,或是不真实感,让观众没兴趣。这是个好题材,我们希望让观众通过这部电影,更多地认识朱邦月,被他所感动。

记者了解到,影片开拍除了在朱家生活过的邵武晒口煤矿,摄制组还在天成奇峡、和平古镇、熙春公园等多处旅游景点选址、布景。拍摄工作预计在10月底完成,届时将在CCTV-6套央视电影频道播出。

【重访朱家】

一家人身体更差了,但他们从不悲观

离上次“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的采访,五年过去了,这次,记者走进朱家,变化不少。

朱家之前破旧的水泥地焕然一新,铺上了干净的木板地。外面阳台还多了书房,整个房间显得更加透亮了。“刚重新装修过,中央文明办给我们拨的钱,还给我们一家人投了保险。”朱邦月介绍。

朱家还多了两个“家庭成员”,他们是小林和小王,他们一个做护工,帮忙照顾朱玲妹母子三人,一个做保姆,帮忙买菜做饭。比起从前,朱邦月觉得很感恩,感觉自己“轻松了一些”。

朱邦月言语中总是带着好几次“感激”,他说,自己的故事第一次被海都报报道后,其他媒体也争相采访他,引起了福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了不少帮助。

“第一次接受采访,面对镜头,本来就不太会说话,一紧张更不会说了。”朱邦月说,当时,你们报社的记者就像和我聊家常一样,聊着聊着就说采访好了。

而离上一次采访,朱家一家子的身体变差了,朱邦月的腿疼越来越厉害,再也无法一个人抱起妻儿上厕所和洗澡;朱玲妹在洗澡的时候摔了一跤,骨头错位,还在恢复中;而朱邵华原本还能自己靠脚掌推动有轮子的椅子活动,但现在,他的左手连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从键盘到桌面,必须架在右手上,双手费劲地“互相帮忙”,才能完成一次抬手动作。

但这些困难都没有令这一家人悲观。老朱说,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外,“这几年,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对我们也很关心,还常写信来。”……

这一家人聚在一起,总是满脸灿烂,喜欢说着这些令他们特别高兴的事。

偷偷写书,重写了三次才定稿

朱家的电影正在离自己不远处热火朝天地拍摄着,但朱家四口从来没有到剧组探班过一次,包括朱邦月自己。

但一家人对电影拍摄的进度,仍了如指掌。“一家人腿脚不好使,出门都不方便,我也要守着他们,就没过去看,以后看电视再看吧。”朱邦月笑笑说道,但剧组拍成什么样了,邵华这孩子都能知道,说是网上能知道,他看了也常和我说说,说演他的那个演员长得娃娃脸。对于自己被拍成电影,老朱还是有点好奇,他说方便的时候,会去看看剧组里的人到底演得有多真实。

原来,朱邵华在网络上结交了各行各业的好朋友,都纷纷充当他的“狗仔队”。“他们把在剧组拍的照片发到论坛上给我看。”朱邵华说,我不出门也能了解情况了。

“2006年,老爹获得‘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后,我就开始酝酿着替他写一本书,记录我们家,更是记录老爹伟大的爱。”四十多年来,朱邵华习惯称朱邦月为“老爹”,虽然说话有些吃力,但朱邵华仍很健谈。

2006年,朱邵华接了不少图书馆对书稿的活,量很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总是担心朱邵华的身体,怕他“吃不消”。但没想到,朱邵华总是能提前圆满完成任务,让工作人员们对他十分佩服,称他拥有“杂草”般的毅力。

而工作人员们并不知道,不但要对稿,朱邵华还默默地熬夜写作着,写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亲人父亲朱邦月。

“直接重写了三次。”朱邵华说,每次写都不满意,第一次写是用旁人的视角写的,感觉写得不够深入,写了三万多字,全删了。第二次是用自己的角度写的,写完5万多字了才发现,自己成了主角了,还是不满意。最后,朋友们提议,用父亲自己的角度写,最后写了11万多字,总算差强人意。“写了两年,2007年年底完成的。”

事迹感动编剧,得到中央电视台立项

朱邵华说,2010年3月,作家、编剧黄墅到他家里,采访了他们家里人,他说读了我的小说《只想做个好人》以后深受感动,想将小说改编成了数字电影剧本《父亲》。

“当时,他和我说,朱邦月老人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他,而对我创作的坚持,还有在遭受不公平命运的时候,最终能够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这些精神感染了他,所以他决定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朱邵华说,后来得到中央电视台的立项,自己很激动。

朱邵华一边翻着剧本一边向记者介绍,黄墅写的剧本主要讲述了朱邦月老人如何在坚定信念的支撑下,挑起照顾患绝症的妻儿的重任,并着重描写了他对次子朱邵华的鼓励和鞭策,使他从丧失信心到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并最终成长为一名作家的故事,内容生动而感人。

在电影片尾,朱邦月的妻子朱玲妹问:“你选择这个家庭有没有后悔?”朱邦月说,我从小就是孤儿,我孤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幸亏有你们三个人陪我作伴,我为什么要后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