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赵勇
哈尔滨正在进行最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该市市委书记盖如垠介绍经验:一是不准改变保障房的性质,必须政府直接干,而且是真干;二是绝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谁犯错误,就是犯政治错误;三是政府准备赔100个亿。据悉,哈尔滨保障房建设整体开工率达92%,同期全国平均开工率为72%。(9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
政府主导改造、政府成立公司直接盖保障房、黄金地段盖保障房……哈尔滨的确方向正确,思路清晰,“准备赔100亿”更体现了魄力。但保障房建设毕竟不是生意,盖书记动不动说“政府赔了多少钱,打算赔多少钱”,听来有点不对劲。
地方政府为弱势群体盖保障房,是应尽的责任,哈尔滨的保障房建设成就令人刮目相看,但也只是在履行政府本该承担的责任。舆论给予掌声,不是因为当地保障房建设超出了政府责任范畴,而是相比其他城市,做得比较好而已。既是责任,就不能把保障房当做生意来看待,更不能动辄说“赔了多少钱”。这个“理念问题”如果不予以正本清源,很难保证哈尔滨的保障房建设不会走回头路。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钱都来自纳税人,保障房建设看上去是政府投入资金,其实是全体纳税人掏腰包,地方政府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已,何来赔钱之说?
政府是公共服务提供者,不该存在“生意人思维”,否则公共服务难免走岔路,比如当下医疗、教育领域出现诸多问题,症结在热衷搞所谓的市场化,推卸本该承担的政府责任。
言为心声,像盖书记这样重视民生的地方主政者也动辄说“政府赔了多少钱”,可见“生意人思维”在一些官员心中是如何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