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7版:海峡旅游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跟着《土楼》 一起触摸神奇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跟着《土楼》 一起触摸神奇

福建首部歌剧《土楼》主创▲
 

N林宝珍

日前,由省文化厅、永定县委县政府共同出品的福建省首部歌剧《土楼》在福州上演,连演四场赢得各方好评,这部歌剧反映的正是我省特有的名居——土楼神韵,也再次将人们目光聚集到那神奇的土楼群。

客家土楼是就地取材,用红土掺上沙石、糯米粉、红糖、蛋清夯造而成,有的土楼经历了几代人、上百年才修成。土楼按照形状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还有变形的凹字形、半圆形、八卦形。在众多土楼形状中,圆土楼最为神奇,也叫作“圆寨”。

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与地,崇拜有加。最古老的土楼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本周我们一起来“玩转”土楼:摸着那粗糙结实的大墙,扶着细腻而光滑的大门,一起走进土楼,欣赏它那历经百年风雨的美丽与深沉。

振成楼:

土楼王子

永定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烙印深深地铭刻其中,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鳖。

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间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

振成楼的设计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洛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承启楼:

土楼之王

承启楼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三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

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全楼共有400个房间,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脱俗的造型艺术,融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台湾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

1986年,我国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环极楼:

防震巨堡

环极楼坐落于南中村。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据县志记载,1918年2月13日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附近田里的泥浆水喷起几丈高,楼顶的砖瓦几乎全被震落了,余震数次,共计十余分钟,环极楼正门上方第三、四层厚墙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宽,长近3米多。可是地震过后,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

在环极楼的中心点上,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遗经楼:

最大的方楼

遗经楼位于永定县高陂镇上洋村,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间267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然,费时70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当地人形容其大说:一个人从太阳升起即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然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下山才关完最后一扇窗。

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

田螺坑土楼群:

“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主要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又被形象地称为“四菜一汤”。五座土楼依山势起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田螺坑土楼群是黄氏家族在上坂村所建的村庄中较早的一个。开基祖黄百三郎从福建省永定县奥杳村来到这里,放牛、养鸭,开荒种地,繁衍传家。起初以搭盖草寮蜗居,于元末明初在此兴建土楼居住,至20世纪60年代,建造土楼时间跨越600多年。

怀远楼:

工艺最精美

在南靖所有土楼中,怀远楼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怀远楼天井中间的“斯是室”既是祖堂又是私塾,所以一进怀远楼,就会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在大型方楼里设立学堂比较普遍,而在一座中型圆楼里也有学堂就很少见了。建造怀远楼据说共耗资约一万多两白银,夯土配方极为独特,夯筑技艺极为高超,至今外墙表面光滑无剥落。底层34个开间,4层共136间,只设一个大门,4部楼梯均匀分布,可通向各层楼。在楼外周墙顶层四个方向出挑建有四个瞭望小楼台。

裕昌楼:

东倒西歪的楼

南靖的裕昌楼被人叫做“东倒西歪楼”,顾名思义它是歪斜的,不过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但当一脚踏进楼门,猛然看到全楼回廊的支柱左倾右斜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最大倾斜角度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让人心里不由一紧,也许下一秒就要拔腿往外跑了。其实,600多年来,裕昌楼就是这样,风雨不动安如山。

和贵楼:

沼泽地上的神奇

沼泽地里也能建土楼,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在南靖梅林镇就有这样一座建造在沼泽地上的大型方楼,200多年来一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座方楼叫和贵楼,高5层,达到21.5米,是所有土楼里个头最高的。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据说当时选址建土楼时并没有发现这里是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整层楼便开始慢慢下沉,土楼的简氏族人无可奈何,只好在下沉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然后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一座5层楼高的方楼。

200多年来,和贵楼固若金汤。如果在这里跺跺脚,天井整片的卵石会涟漪般震动。用铁丝往地里插,一口气可以插进5米多深。和贵楼还有一奇,楼中的两口水井相距不过10米,右边那口井,井水水位高出地面,清亮如镜,水质甘甜,而左边那口井却浑浊不堪,完全不能饮用,至今人们还不能从科学上做出解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