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双江之子打人”与公众焦虑
网友说话
有多荒唐的“被贷款” 就有多疯狂的权力游戏
“练胆”式强奸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双江之子打人”与公众焦虑
N李记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无照驾车打人一案,已发酵成举国关注的公共事件,引爆舆论。昨日李双江现身医院看望被他儿子打成重伤的夫妇并道歉。另据北京海淀区警方通报,李天一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拘。(见本报今日A62版)

作为监护人的李双江以及海淀区警方做出上述反应,当属常规举动。但在网络上,广大网友群情激愤,将这起案件和河北“我爸是李刚”事件放在一起比较,热议纷纷。网友之所以投入巨大热情围观这起本不复杂的案件,还是基于惯性的忧虑:名人李双江会不会利用其影响将儿子“捞出来”,相关执法部门又会不会暗中袒护行凶的“官二代”。

理性看,事件还未给出最终结果,不宜过早定论。但如果没有晋O00888的特权车牌、没有“谁敢打110”的嚣张言论、没有“李双江之子”的光环,这起案件恐怕不会让舆论如此沸腾。也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在现实中,不少人耳濡目染甚至切身经历了正当权益被莫名损害的遭遇,一旦看到“官二代”“富二代”的炫权炫富与跋扈嚣张,他们的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早在2006年,“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便引发关注。“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矛盾的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只是借此发泄遭遇不公的情绪。几年过去了,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炫权炫富之风愈演愈烈,让人愤怒联想到封建时代的衙内。在这种情况下,群起围观“李双江之子打人”,是公众焦虑情绪的延续。

网友热烈围观,是对法律还抱以冀望,期盼此案能依法处理,更期望精英们除了谨言慎行,还要管好家属不仗势欺人,不为所欲为。唯有如此,公众基本权益才能得以保障,担心类似事件频发、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焦虑才能逐渐得到消除。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