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1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马河边 有个杏林神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集内河故事追溯城市文明”特别策划之十一
白马河边 有个杏林神医

搬迁后的救生堂位于白马路边
董奉画像
 

N栏目主持 李帅 包华

中医界,常以“杏林”自喻。赞誉某某名医医德高尚,就说他“誉满杏林”。其实,“杏林”这个比喻始于董奉。董奉字君异,今福州长乐人,三国时期与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近日,主持人走进福州供奉董奉的救生堂。只见董奉塑像面前安放着两个药葫芦,好奇心重的游客,总会禁不住轻轻抚摸那神秘的药葫芦,探究一下葫芦里还装着什么灵丹妙药。

治病不收诊金收杏树

事实上,救生堂的地址曾几经变更。最初,董奉仙逝后,后人在其杏林旧址建太乙宫奉祀董奉。明末,闽王王审知后裔、长乐王姓一支迁居福州原台江区茶亭街西侧河上村时,便将董奉老家太乙宫香火“分炉”到省城,建祠纪念董奉,取名“救生堂”,迄今400多年。

2007年底,因茶亭街改造,河上救生堂所在地河上里拆迁建设仁德路,位于路中央的救生堂迁址到白马南路高家厝过渡。

在救生堂外,几位依伯告诉主持人,董奉由人到神仙,他靠的不仅仅是医术高明,更重要的是医德,关于他治病救人的故事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杏林春暖”。

据说,董奉对所有病人都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连基本的诊费都不收。不过,他对病人也有个小要求,你要是得了重病,治好了,就在山中栽杏树5株,得了小病,治好了,就栽杏树1株。

许多年后,董奉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种下的杏树达到了十万多株。杏子成熟后,董奉就把杏卖了换粮食,要是有讨饭的人经过医馆,或者病人家境困难,他也会以粮食相赠,一年就有两万斛粮食像这样被送了出去。后来,人们便以“杏林春暖”来赞誉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名医。

现在有的医院喜欢把病人送的锦旗挂墙上,如此看来,董奉医馆前面的杏树林,岂不是漫山遍野的锦旗?

一条白蛇成就好姻缘

董奉悬壶济世,收获的不仅有“杏林春暖”的美誉,还有一段好姻缘。董奉离开福州后,翻越武夷山到了江西,并在庐山脚下设馆,他白天上山采药,为百姓看病,夜间研究各种单方、偏方,终成名家。

一次,董奉行医经过九江,当地一县令的女儿长得貌若天仙,可惜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每天郁郁寡欢,到处求医问药都治不好,活脱脱一个“病西施”。于是,县令承诺,谁能看好女儿的病,就把女儿嫁给他。董奉得知后,找到县令说他愿意试试。

治疗这怪病,董奉采取的也不是什么常规疗法。他从山中带来一条长长的白蛇,放在小姐闺房门口,事先安排人躲在一边,等白蛇就要爬到门内时,事先埋伏好的人冲出来把蛇打死,一场好戏就在小姐眼前“演”得惊心动魄。

小姐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魂不守舍,董奉马上给她服了自己配好的药,小姐的病竟然慢慢变好了。后来,县令果然兑现了承诺,让女儿嫁给董奉。

一天,董奉升入云中得道升仙而去,享年110岁左右,走的时候,他的容貌仍像只有三十多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