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练仁福/文 王浩志/图
本报讯 “鼓楼遗址内长满野草,根本看不清里面的布局。”昨日,市民林先生致电本报热线968111,反映福州鼓楼前公园内的遗址完全被杂草覆盖。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鼓楼前公园。公园遗址馆用玻璃棚罩着。看上去,整个遗址馆就像一个温室。记者透过玻璃棚看到,历史土层、正厅、厨房……整个遗址馆满是杂草,不少杂草高半米多。
正在公园长椅上休息的市民陈先生说,前几天中秋小长假,常有外地游客过来看,可发现里面都是杂草,最后失望而归。“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把杂草除掉”。
据悉,鼓楼前公园由鼓楼区建设局建设,鼓西街道有专人负责公园的清洁。昨日,记者联系上了街道的这名保洁员。他说,每年他们都要对遗址内的杂草处理好几回。“去年一年清理了三回,清理完没过一段时间它又长出来,生命力非常顽强。”保洁员说,根据工作计划,今天他们会再次进场清除杂草。另据了解,出于保护遗址,除草亦不能太频繁。
作为密闭的空间,遗址内为何会长出杂草?为何不斩草除根,把杂草彻底消灭?对此,考古专家说,考古工作者在进行遗址发掘及清理时,肯定会有草籽随风吹入,过一段时间自然就长出草来。而遗址保护起来后,不允许再开挖,因此只能是用除草剂喷一喷,待草干枯后再慢慢人工清理。原草未除尽,清理的同时又有新草籽带入,“野草除不尽,春风吹又生。”他表示。
□新闻延伸
鼓楼遗址
福州鼓楼前公园位于鼓屏路与鼓西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是八一七路历史文化中轴线上一处重要景点,2009年国庆节建成对外开放。
公园的核心景点为鼓楼遗址展示馆。福州鼓楼自唐建立以来,千余年来共经历7次更名、10次大修大建、5次大火、1次飞机轰炸,直到上世纪50年代消失于道路扩建中。
2001年,福州市考古队对鼓楼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鹿角器、罐、盆口壶等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朝、清朝时期的文物,证明了此次发现的建筑遗迹即是五代福州城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如今,遗址最上方架设了一层透明的钢化玻璃,市民可透过玻璃看到遗址。
感谢林先生拨打本报热线968111报料,线索费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