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广州日报
本报讯 前日,广东银监局通报,部分银行的信用卡营销存在未经批准在营业网点外从事推介活动、相关银行现场收取信用卡申请表等行为。业内人士指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内信用卡坏账风险正在增加,监管措施应及时跟进。
在信用卡快速疯狂增长背后,违规营销现象此起彼伏,不少消费者更是因此中招。
读者投诉:突遇“不良记录”
“有一天,一家股份制银行突然通知我有数千元的信用卡消费没有按时还款,但我并没有办理该银行的任何卡片。”昨日,家住海珠区的方小姐向本报记者报料,而根本原因在于方小姐曾遗失自己的身份证,“银行的审核不严格,直接导致了这种盗用他人身份证申请信用卡的行为”。
更让方小姐气愤的是,她因此背上了信用记录不良的记录,“直接影响了我办理银行贷款业务”。
根据记者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一些消费者还因此吃了官司。业内人士分析,消费者被“冤屈”与银行信用卡外部营销行为不规范直接相关。
银监暗访:曝光“三大问题”
广东银监局暗访发现,一些银行未经批准在营业网点外从事推介活动,违背了银监会规定的“银行从事外部营销业务应向所在地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另外,银监会规定银行外部营销活动“不得收取已经消费者填写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申请文件”,“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每个处理环节必须在经监管部门批准的银行固定场所内完成”,但暗访发现,相关银行在现场收取信用卡申请表。
银监局还发现,某银行长期租用地铁站内作为信用卡营销点,违反了“外部营销场所不得长期持续存在,摊位使用或租用时间一个季度累计不得超过15天,连续使用或租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的规定。
广东银监局已在辖区内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各银行机构迅速开展自查自纠,避免信用卡营销不慎而使消费者权益受损。不过,广东银监局并未披露具体涉事的银行名单。
广东银监局还表示,计划于9月份再次对信用卡外部营销行为深入开展暗访,对暗访仍然发现问题的银行,将依法采取罚款、暂停发卡业务等监管措施。
警示:信用卡坏账风险增
近年来,我国各银行发力信用卡市场,普通市民信用卡拥有量急速上升,相关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央行前日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今年以来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有所放缓,然而信用卡坏账风险却在增加。截至今年6月末,信用卡发卡量已达到2.57亿张,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99.29亿元,较第一季度增加17.2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银行对信用卡发行、催收等环节的管理还是很乱,尤其是个别股份制银行的做法相当激进,这存在相当大的风险隐患。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对信用卡的监管措施如不及时跟进,将集中暴露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