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 吕蕴岚 王浩志
说到“物业撤了”,街坊们都会习惯性地说一句“小区乱了”;不过,福州晋安区洋下花园小区的业主们可要接一句特别的:“自治乐了”。
今年7月15日物业撤走时,恰逢福州暴雨,洋下花园小区下水道水管爆裂,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居民苦不堪言,还真有“小区乱了”的感觉。这时,小区几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挺身而出,迅速收拾残局,还把街坊邻居都拉拢起来,开始小区自治的历程。
0.3元/㎡物业费涨到0.5元/㎡——居民说问题不在钱
洋下东社区居委会主任高敏娟告诉主持人,7月初,71岁的老党员陈正柱联系上社区说,物业要撤了,希望社区能牵头,组织人员做好接手工作,避免“小区乱了”。正因为这种先见之明,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十多名党员提前做好小区业主的摸底工作,在物业撤走后立即召集业主开会,讨论对策,避免“抓瞎”。
原先小区物业费是每平方米收0.3元,摸底中不少居民说,物业公司不尽责,钱是少,但还是不想交;只要小区自治得好,物业费提价他们也乐意交。
这些反馈,让牵头的陈正柱、陈国庆等几位老党员心里有底了。经过综合测算和讨论,临时业委会将物业费提高到每平方米0.5元,筹集到的第一笔钱用于疏通下水道。
预算6万的清理费,1万多搞定了——钱都花在刀刃上
小区的下水道整整10年没有疏通过,有人预计清理要花6万元,打底要3万元。可老陈他们觉得,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于是用“招标”的方式花了1万多元请来工程队。开工后,不论多臭多脏,业委会委员傅志平和林炳亨都到现场监工,被施工队戏称为“最怕的人”。
随后,清理垃圾,修路灯,加固沿街的护栏,路面“白改黑”,小区的面貌一天一变,居民进出时,笑容也多了起来。
大到物业费,小到买红纸写告示的钱——钱花得明明白白
从临时业委会接手小区起,老陈他们坚持开支明细,大到物业费,小到买红纸写告示所用的钱,而居民只要进出小区,就能在进门处的宣传栏看到这些实时更新的内容。
上个月初步完成小区治理后,7月底收的物业费花完了,而小区路面才整修了一半。最后,临时业委会决定向居民筹款。“一开始大家心里还真没底,但捐款开始的第一天,顾虑就没了。”陈振华说。
洋下花园小区的居民们并不算多富裕,但大伙儿你50我100地捐款,5天时间筹集到1万多元。捐款名单贴出来后,每天都有许多街坊围着观看,讨论小区的下一步改造老陈他们都觉得,自从小区开始“自治”,街坊们见面聊天打招呼的多了,施工时帮忙监工谈论的多了,大家产生了一种“同风雨共患难”的亲情。
主持人语:小区自治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在走访多个“自治”小区后,主持人发现,这些小区有几个共同点:1.德高望重的老街坊出面牵头,这也是老小区比新小区容易实现“自治”的重要原因;2.临时业委会“清廉”,公布开支明细;3.一群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热心街坊,帮忙办好事情。
如果您的小区也发生着这样可喜的“变革”,或者您对小区自治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不妨在工作时间联系主持人热线18650054012或者登录新浪微博@海都包打听说说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