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拒不执行新个税法在于利益作祟
“清华较真女”倒逼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性
割肝救母
代课教师不应该是地方政府的廉价劳动力
上了发条的社会被不断前置的起跑线
网友说话
领导免刷卡当中的官本位
谁辜负了献血女生的善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课教师不应该是地方政府的廉价劳动力

 

N晏扬

河北蔚县残疾教师郭省代课20年,依靠村民救济生活,他获奖无数,但一直无法转正。蔚县官方解释称,郭省只是“临时代课”,他每次都在清退范围内,政府出于同情才保留他的教师岗位。5年前教育部表示将全部清退代课教师,但直到现在,不少地方的农村招揽正式教师难度大,代课教师仍在支撑着农村义务教育的一片天。(近日《新京报》)

在蔚县官方看来,让郭省继续代课已是莫大的恩赐,还奢谈什么转正。这是何其冷酷的逻辑!郭省几乎年年获奖,这样的优秀教师不能转正,什么样的教师有资格获得正式编制?郭省现在每月工资只有540元,20年间为蔚县财政节省了多少钱?到底是当地政府有恩于郭省,还是郭省有恩于当地政府?

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力量极其紧缺的情况下,是几十万代课教师甘愿以极低的报酬坚守在教学岗位,撑起农村基础教育大厦,圆了无数农村孩子的上学梦。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代课教师,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大厦早已坍塌,国家不可能那么省钱地“普九”。

在一些地方,优秀代课教师要么被清退,要么以临时工身份坚守在教育第一线,有的地方甚至有意大量雇用代课教师,他们只拿公办教师1/3甚至更少的工资,地方政府因此可节省大量教育经费,代课教师俨然成了地方政府的廉价劳动力,这与一些用人单位雇用大量临时工以节省成本如出一辙。

这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所思虑的并不是政策界限问题,也不是教育质量问题,他们思虑的是怎样省钱,通过侵犯代课教师的正当权益省钱,省了钱还要唱高调,说什么给代课教师“一碗糊糊面喝”就是同情,就是恩赐!

不管清退代课教师的调子唱得多么高,但偏远农村地区仍然需要大量代课教师,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既然农村教育还离不开代课教师,就应该让优秀的、合格的代课教师转正;即使不给他们名分,也应该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无论如何,不能再把代课教师作为地方政府的廉价劳动力,重视农村教育,请从尊重代课教师的权益做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