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5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桥如“琴键”静卧萩芦溪
莆田“组合拳”政策扶持养猪业
简讯
小城镇综合改革
罗屿铁矿石码头年内有望开工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桥如“琴键”静卧萩芦溪
她叫石蹬桥,今年180多岁,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莆田唯一重要新发现
只有在枯水期,新旧石蹬才能形成﹃溪上琴键﹄的风景奇观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一座石碇步,藏匿于深山老林中,它横跨在萩芦溪上,默默地承载着几辈人的行走记忆。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普查人员无意中发现了它的存在。这座已经180多岁的老桥,终于“大器晚成”地成为莆田唯一一处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新发现。从此,它有了国家文物专家赋予的新名字——石蹬桥。

建于道光曾是行走要道

石蹬桥位于海拔25米的莆田市涵江区萩芦镇深固村大溪自然村。昨日,记者站在村里的深固大桥上看到,周围绿树环绕,桥下溪水潺潺,石蹬桥横跨在大约100米宽的溪面上,前排的高石蹬和后排的矮石蹬相互呼应,宛如一排钢琴琴键。

住在石蹬桥附近的78岁老人陈玉书告诉记者,这条溪是萩芦溪,以前溪面上没有桥,往来全靠渡船。清道光年间,萩芦南坛有位有名望的人回乡探亲,乘船而过时,觉得这样往来很不便利,就萌发了要在溪面上建一座桥的念头。

陈玉书指着石蹬桥南岸说,以前桥南边有一个碾米厂,村里人和附近村庄的人都挑着米从石蹬桥上经过。可以说,这石蹬桥是村民们的行走要道。

唯有枯水期 新旧石蹬才现奇观

萩芦镇文体站站长田小忆说,深固村在清朝还是深山老林,想要搬运大石头建一座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村民们只好就地取材,利用容易搬运的石蹬“拼”成一座桥,尽管如此,建石蹬桥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已经是大工程了。石蹬桥虽易,但由于溪流可以从石蹬缝隙穿行而过,因此不会被水流冲垮。

上世纪60年代,考虑到涨潮时,行走不方便,村民们本想拆掉矮石蹬,重新建一座高石蹬,可看到石蹬桥年代久远,又“劳苦功高”,村民们不忍心拆掉,就在矮石蹬桥1.5米处新建了一座高石蹬。

田小忆告诉记者,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同时看到新旧石蹬桥,只有在枯水期,才能看到新石蹬与旧石蹬并排,形成“溪上琴键”的风景奇观。自从新石蹬建成后,村民就很少再从旧石蹬通行。于是,就将原石蹬间隙堵塞作为拦水坝,在溪南侧修一水渠,引水灌溉下游坞底自然村的农田。记者站在新石蹬上看到,旧石蹬中间的一段间隙被石头堵塞,眼前的溪水经拦截,汇聚在一起,顺着新石蹬间隙穿流而过,朝下游层层而下,形成小瀑布,很是壮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深山老林通了公路,曾经觉得难如登天的运载石头修建大桥不再是难事。1991年,深固大桥建成后,村民们就不再从石蹬桥上通行。“不再通行,就是最好的保护!”田小忆说,如今新旧石蹬已形成一座景观桥,供行走于深固大桥的人们远眺欣赏,回忆曾经走过的路程。

藏身深山无人识普查人员慧眼识桥

在采访中,涵江区文管办副主任贾国民说,深固村石蹬桥是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无意发现的。当时,他随同普查人员前去看一座古庙,途经深固大桥桥头时,看到两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描述建石蹬桥的事。普查人员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个新文物点的重大发现,就依迹寻找,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这座并排的石蹬桥,藏身深山无人识的石蹬桥,一下子“惊为天人”。

“像这样不同年间,在同一个地方,并排而建,又保存完整的石蹬桥在全市范围内仅此一处,就是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贾国民说,石蹬桥几乎只出现在南方地区,民间俗称“石碇步”。经国家文物专家确认,石碇步“大名”石蹬桥。

“目前深固村石蹬桥还只是新发现的文物点,未申报文物保护单位!”贾国民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为深固村石蹬桥申报文物保护单位,以使这座“溪上琴键”得到更好的保护。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