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福建新闻·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油茶树上挂“钞票”一亩收入好几千
烈日下的冰生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烈日下的冰生活
制冰工人的“冰火两重天”
 

N本报记者 朱丽萍 肖春道

本报讯 中秋已过,但福州仍一如既往地炎热,让人恨不得一头钻进冰库。可是,在福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穿着棉衣、戴着手套,在30多摄氏度的制冰间与零下7摄氏度的冷库来回穿梭,远没有大家想像的清凉。前几天,记者探访了福州的制冰厂,揭开制冰工的“冰”生活。

制冰流程没有想像中轻松

“这里几乎和室外是一个温度,大冰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造出来的。”做了10年制冰工人的陈兆惠师傅在马尾水产批发市场的一个制冰车间里,向记者介绍了半自动化制冰过程,制冰首先要将制冰的一排排模子注满水,然后用“行车”将模子放入冰池,经过14个小时打冷机搅拌,冰块就冻好成型了。

“从模子里把冰块取出来是有学问的。要把装有大块冰的模子放进温度为7到8摄氏度的融冰池里泡,过几分钟后再吊起。”陈师傅说,这是为了使冰块和模子分离开,这个过程称为“浮冰”。

装了冰块的模子被吊起放在一个可旋转的架子上,“哗啦”一下,一块块的冰块便从模子里滑落出来。工人用专用的冰夹将一块块50公斤的冰,拉到“滑冰道”装车。此时,冰块溅起的水花凉凉的,很是舒服。

一冷一热身体健康很受伤

常年的工作使陈师傅得了关节炎,在穿上了棉袄后,陈师傅仍不放心地给自己的膝盖裹了两块布,生怕寒气入侵。他说,像这样进出冷库,忙的时候一天要几十次,一冷一热,人很难受。“有时候,在外面满身是汗,一进去,汗就突然没了,毛孔也全部收缩。出去后,毛孔又立即放开,这一收一放,人极易得病。”陈师傅说。

记者随陈师傅走进冰库,发现从超过30℃的高温下,进入-7℃的冰库,人如同急速冷冻,一走进去就体会到了什么叫透心凉。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