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理财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股扩容不刹车难见底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声呼吁 隐疾不容忽视

新股扩容不刹车难见底
目前A股估值全球最低,但市场见底还需时间,下周或继续探底
关柏成/漫画
 

N本报记者 林可

核心提示:全球股市惨绿,道指万点岌岌可危,恒指本周

跌了近2000点,难怪不少职业股民称,这轮股灾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就在哀鸿遍野之际,不少专家也在反思,为何欧美股市涨,A股却跌,欧美股市跌,A股跌得更凶,太“坑爹”了。A股下跌的内在原因是什么?中国水电IPO是否是下跌的导火索,它会成为“中石油”第二吗?昨日,记者电话连线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志林,以及榕城部分知名券商分析师,他们普遍认为,在货币政策转向、新股扩容放缓前,A股很难见底。

大跌之争

债务危机VSA股扩容

扩容大跃进是暴跌元凶

不少分析师将A股下跌的原因归于外围股市以及欧美债务危机。美联储日前推出的扭曲操作,与此前市场预期的QE3有一定差距,欧美股市全线重挫,从而拖累A股走弱。其实,这只是表象,A股下跌更多缘于内因,如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地产调控、新股扩容失血等。

李志林认为,新股扩容跃进是A股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志林说,在去年A股融资1.03万亿,成为全球之最。今年A股融资额又将超过去年。

中国水电“中石油”第二?

本周,中国水电即将登陆A股的消息,让本已脆弱的股市不堪重负,直接向下跳水。

中国水电将于下周一、周二进行网下、网上公开发行。招股意向书显示,中国水电本次将发行数量不超过35亿股,计划使用募集资金合计超过173亿元,这使得中国水电将成为今年国内最大的IPO。

不少从2007年才入市的股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中石油48元高价发行,导致大盘从6000点飞流直下1664点才见底。而中石油如今股价在9元附近徘徊。

由于被冠以“2011年最大IPO”,且中国水电IPO项目发行期间正值大盘颓势,股民自然将中国水电和中石油作比,担心大盘再次被拉到跌跌不休的轨道中去。

“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中国石油是高市盈率发行,因而当时股价定价较高。”申银万国福州营业部傅黎明认为,中国水电破发可能性较低,因为不少券商给予中国水电上市后交易价格区间为4.3~5.8元,对应2011年的市盈率估值为11~15倍,对应2010年的市盈率估值为9.3~12.7倍,估值较低,再加上有不少机构认购,因而或可保住发行价。

但在市场低迷时发行大盘蓝筹股,让股民对大盘寻底心存悲观。

越穷越生A股被推向熊市

李志林认为,管理层实行的是“越穷越生”、“只顾做大,不顾做优”、“只顾数量,不顾质量”、“只顾融资方,不顾投资方”、“只顾圈钱,不顾经济晴雨表功能被严重扭曲”的扩容政策,在经济增长高达9.6%的情况下,人为地将股市一步步推向熊市的深渊,从而遭到了广大投资者以及网民的强烈抨击。

李志林对全世界股市都停止扩容救市时,中国股市仍在不顾一切地扩容做法表示反感。他认为,低迷市道减缓扩容,这是名正言顺的真正的市场化——及时调整供求关系。

李志林建言管理层,第四季度扩容可以缓一缓了。李志林建议,应纠正股市扩容大跃进,应对每年股市规模发展,作出科学的定量方案。

债务危机A股庸人自扰

对于将中国投资者吓破胆的美债危机,李志林解读称,事实上,非但没有击垮美国,反而使美债价格大幅攀升,美元大幅反弹,美股跌少涨多,小跌大涨,在创出金融危机前新高后,至今只跌了10%。再看令中国投资者忧心忡忡、认为无可救药的欧债危机,尽管利空频频,其实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危机重灾区的希腊、意大利、法国股市,每次跌只有2%~3%,涨起来却是连续的3%~4%。美国点燃的欧债危机,不是为了搞垮欧洲,而是为了削弱欧元,把欧洲的资金吸引回美国。

“弱不禁风的中国股市,依然经常被欧债危机和隔夜欧美股市吓得闻风丧胆,自伤自残,跳空下跌,缺口连连,实在是庸人自扰,可怜可悲。”李志林说。

政策之争

松动VS转向

短期难见实质性好转

细心的股民会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和重灾区的欧美股市,都纷纷创出了金融危机前的新高,就连中国香港股市和台湾股市都收复了金融危机前80%的失地。唯独在世界上经济一枝独秀的中国股市,只反弹到金融危机前高点的“半山腰”即3000点就下来了,在全球股市中垫底。今年A股反弹至3000点的时间,竟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当前政策仍不利A股

信达证券福州营业部总经理吴桦认为,现阶段国内基本面、资金面以及政策面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货币政策没有转向,新股扩容没有放缓,A股很难见底。

而中信金通福州营业部也认为,从当前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看,政策、经济增长、流动性等都不利于A股。中信金通福州营业部投顾林坚坚认为,在当前通胀初步出现控制的信号之时,立马放松政策很可能导致通胀反弹,因此,政府在没有看到明显的通胀受控时,货币政策难松。

地产股拖累银行股

一则关于绿城集团的信托资金摸查传闻激发了市场的恐慌。林坚坚认为,持续的流动性偏紧,导致高利贷流行。目前房子的库存超过2008年,地产股的坏消息拖累了银行股,更使得大盘无力回天。而经济增速逐季向下,相应上市公司盈利也将下调。市场受悲观预期主导,短期难有改善。

对于救市措施,李志林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考虑组建平准基金。此外建议宣布国际板无限期推迟,以消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底部之争

估值底VS市场底

全球最便宜还会跌吗?

李志林说,从今年4月3067点下跌以来,股市已经直落三个震荡箱体:3050~2850点、2850~2650点、2650~2450点,时间已近半年,空间已下跌了20%,调整基本到位。从估值角度看,2450点位置,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只有11.8倍,沪深300的指数市盈率11.2倍,大盘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倍,这种估值已经远远低于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际股市,确实是全世界股市少有的。

从成交量角度看,9月以来2500点以下停留的两周,成交量极度萎缩到500多亿元的地量,地量即底部,这是20多年股市所证明的判断底部的不二法则。遗憾的是,底部的形成后,却迟迟未能产生引发行情的条件。

或跌破2319点

申万研究所认为,此轮股市见底或在2200点,而股市持续下跌,也让不少股民悲观情绪扩散,2000点、1800点甚至1600点才能见底都纷纷抛出。

傅黎明认为,虽然昨日A股创出年内新低2400点,但估计新低点位会不断下移,后市可能跌破2010年7月的低点2319点,下周仍将持续探底,目前距离“十一”假期仅剩下几个交易日的时间,市场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无论是机构还是普通投资者主动做多的意愿并不强烈。

见底还要再等

“A股常有涨过头、跌过头的现象。”天源证券福州营业部傅宁辉认为,大盘中期走势不乐观,或在两三个月后见底,2200或2000点都有可能,如果货币政策不放松,就难言见底。

信达证券福州营业部吴桦则认为,在市场估值已经不高的情况下,中线投资的机会已经来临,在近期的操作上,已经被深套的个股不宜再卖出了,短线可适当参与超跌题材的炒作,关注释放中的超跌机会。

傅宁辉则认为,在弱势情况下,中小散户还是以观望为好,不要乱动。

李志林认为,目前股市正是黎明前最黑暗时,当众人都不认为的底,兴许就是底;身在底中不知底,走出底后方知底。

□声音

A股定位扭曲,投资市变成融资市

请还原股市价值

“价值发现、资源配置、财富创造以及可持续的融资能力”,这是一个成功的资本市场必备的四项要素,也是市场自身的价值所在。对于投资者而言,财富创造是其参与市场的动力。而吸引上市公司的是可持续的融资能力。市场的价值发现则实现了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反观全球第二大的中国股市,21年里的“牛短熊长”,把财富创造变成了财富蒸发;扭曲的价值体系,频频制造超百倍的发行市盈率;包装上市、虚假发行,使得宝贵的资源错配;唯有行政化的发行制度,保证了上市公司获得可持续的融资渠道。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失误,以及行政力量的过分介入,扭曲了市场的定位,使中国股市沦为融资市,而非反馈投资者的投资市;扭曲了市场的价值发现,使股市丧失了资源配置能力;扭曲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包装横行、造假横行、操纵横行……

专家建议,中国股市必须再次经历制度性变革,把股市从行政权力的附属地位下解放,在市场上真正建立起一道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屏障。只有这样,才能重塑中国股市的“市场”灵魂。 (经济参考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