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邀请4名读者上福船讲内河故事
N栏目主持人 李帅 苏燕梅 包华
昨天,主持人邀请4名读者代表,上福船讲内河故事,为“征集内河故事 追溯城市文明”系列报道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该系列报道是由本报和福州市委文明办联合推出的,刊发了16篇内河故事,它们写出了福州这座古老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历程。
这几天,福州市民的眼球都被白马河上的6艘仿古福船吸引了。主持人决定,邀请几位嘉宾到福船上唱歌听故事。考虑到福船的空间有限,咱们只邀请了四名嘉宾,他们是老福州齐上志、书法爱好者萧闽森,还有两名吉他手陈曦和黄亚。
上午9点,主持人到达西关水闸时,看到不少市民都站在河边围观福船,有的跟福船合影,有的试图上船,都被工作人员劝住了。4名嘉宾上了福船后,陈曦和黄亚就走到船尾,开始弹奏《浏阳河》和《水边阿迪丽娜》的曲子。悠扬的琴声,飘过了白马河上一座座石桥,飘到了闽江口。
研究内河十余载的齐先生告诉主持人,从闽王王审知开始,把这些内河围在城里,于是有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景象。看着此情此景,齐先生也坐不住了,他走到船头说起了白马王的故事。
书法爱好者萧闽森先生说,不久前,他还写过一首诗,“难得偷闲逛福州,城中山水绿清幽,轻阴泛艇西湖上,夏夜风清若仲秋”,表达他对内河的喜爱之情。
两名年轻的吉他手陈曦和黄亚说,他们第一次坐在福船上,看着内河就想弹唱。内河的水,岸边的榕树和石桥,都化成了一个个美妙的音符,给了他们不少创作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