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魏映双
本报讯 上周,一名脑室内长圆形、坚韧脑膜瘤的患者在省人民医院神经科成功手术后康复出院。据介绍,这是较少见的病例。
今年24岁的小夏前一阵子突然感到头疼难忍,而且越来越严重,在家人陪同下到省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她的右侧脑室后部有一个直径约5cm的圆形肿瘤。由于肿瘤较大,向前压迫了脑脊液正常通路,使得颅腔内的压力越来越高,随时可能出现严重“脑疝”,危及年轻生命。
为了争取时间,神经外科任新海主任认为必须分两步解决问题。首先是治疗脑积水,尽快消除聚集在脑内的脑脊液,预防脑疝的发生,然后再切除肿瘤。
手术时,医生用显微技术,小心打开肿瘤占据的右侧脑室,但是狭小的手术区只能见到瘤体的一小部分,肿瘤十分坚韧,质地如橡皮一般。医生耐心地逐步分块钳除瘤组织,钳出的最小瘤组织只有小米粒大小。随着瘤体的逐渐变小,手术空间越来越大,直到后来瘤体和脑室内的解剖关系清晰,最后将剩余的肿瘤全部切除。
任新海主任介绍,脑膜瘤大部分生长在脑部的大静脉矢状窦旁和大脑的表面,长在脑室内的脑膜瘤只占颅内脑膜瘤的2%~4%,而同时又属于质地坚硬的纤维型脑膜瘤就更加少见了。因为肿瘤是在脑室内生长,早期神经系统损害不明显,突然的发作头痛往往是由于变换体位后肿瘤堵塞了脑脊液的通路,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脑膜瘤大部分属良性肿瘤,全切后不会复发,但是深部的脑膜瘤,由于解剖的原因,有时难以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