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今日关注·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天宫一号今晚发射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9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宫一号今晚发射
具体时间为21时16分至21时31分
昨日,运载天宫一号的长二F火箭进入待发状态
 

N新华社 本报记者 谢秋莲

本报讯 天宫一号飞行任务昨日上午进行了第二次全区合练。这也是天宫一号发射前,按发射流程进行的最后一次综合模拟演练,合练圆满结束。本报记者昨日从天宫一号任务指挥部获悉,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长二F火箭的燃料已经于昨日下午加注完毕,加注工作很完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昨日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今晚9时16分至9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昨日下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透露,载人登月暂未列入政府计划。

关键词 两项使命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我国第一个低轨道、长寿命的大型载人航天器,设计寿命为2年。整个飞行器分为两个舱,前舱实验舱是全密封环境,对接完成后航天员进舱进行工作、训练,一些必要的生活活动、睡眠等也都在这里进行。后舱则是资源舱,内置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和能源。密封的实验舱里航天员活动空间有15立方米,较之以往的神舟飞船六七立方米的小空间而言,有了很大扩展,更加适合航天员长时间居住。

“天宫一号在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主要承担着两项重要使命,一是突破交会对接技术和组合体控制技术,二是作为空间实验室的雏形,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为将来空间站的建设打基础。”张柏楠说。

据介绍,“天宫一号”作为目标飞行器,首先要配合神舟八号飞船突破交会对接技术;而一旦对接成功,神舟八号飞船停靠关机,转由“天宫一号”控制两个飞行器飞行,这时又要考验其组合体控制技术。

关键词 交会对接

武平介绍,空间交会对接是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在预定的空间轨道交会,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体的过程。交会对接技术与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

武平说,与美、俄早期交会对接试验相比,中国专门研制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技术、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一是目标飞行器可支持多次交会对接,减少发射次数。二是目标飞行器按我国后续的空间实验室要求设计,可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同时,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三是还可同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关键词 四大难点

武平说,与载人航天工程前期任务相比,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具有4个方面的难点:

一是技术要求高。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指标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载人飞行器在轨寿命要求大幅提高。

二是新技术采用多。突破了运载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导技术、组合体控制和管理等技术。

三是验证难度大。尽管做了大量地面仿真和验证试验,但由于受地面环境和试验条件限制,部分新研设备在空间环境下的功能、性能指标无法得到全面真实验证,尚需通过飞行试验考核。

四是组织实施更为复杂。这次任务持续时间长、发射次数多,整体性、时效性和关联性强,交会对接过程关键事件多、决策点多,对任务组织指挥、各系统协同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焦点

载人登月暂无计划

发布会上,武平透露,中国已经开展了载人登月的有关概念研究和综合论证工作,但尚未列入政府计划,也没有具体时间表。

武平说,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今年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后续任务规划是:第一,2012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第二,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第三,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本体质量60吨级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载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技术、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