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财经新闻·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超大现代股价5个月跌七成
国庆十天 我省铁路发送旅客170万人
国庆七天 我省53家零售企业入账7.5亿
上榜民企500强
今年首开“无佚名作品”先河
榕生猪、鸡蛋价降一成
全省12315 七天受理800多件投诉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0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大现代股价5个月跌七成
其因涉市场不当行为被香港特区政府调查而停牌;超大现代称不接受指控,其遭港府聆讯与一位海外基金经理出售的37.4万股超大现代股份有关
 

N本报记者 林可

本报讯 已在港交所上市11年的福州企业超大现代农业最近麻烦不断,其因涉市场不当行为被香港特区政府调查而停牌。在近5个月内,股价已下跌77.2%。而评级机构穆迪也将超大现代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的公司家族评级下调。截至昨日,超大现代继续停牌,停牌前报1.1港元。

一份调查报告成导火索

超大现代是总部位于福建福州市的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旗下企业,2000年12月在香港上市。据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网站介绍,该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蔬果类生鲜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为产业核心,在中国15个省(市、区)建立起40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核心蔬菜供应商。

香港特区政府在9月26日已把超大现代被指涉及会计上的不当行为,提交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展开调查程序。消息曝光后,超大现代在26日下午1点30分起停牌。对此,超大农业集团新闻中心有关负责人称,停牌是公司主动行为,主要考虑对股价可能产生波动。

而业内人士称,超大现代停牌与黑客组织“匿名分析”(AnonymousAnalytics)发布针对超大现代的调查报告《超大现代农业11年的欺骗和公司欺诈》有关,该报告称超大现代上市后的11年期间充满了欺骗和欺诈,是香港交易所“欺诈行为规模最大且历时最长的公司”之 一。

“匿名分析”组织在报告上称,超大现代从2000年上市起便存在大量欺骗投资者和股东的行为,超大现代管理层已从所谓的资本支出和关联方交易中,获取超过4亿美元收入,公司一直夸大现金结余、伪造账目。而报告还进一步指出,超大现代的公允市价仅为每股0.6港元。

明年1月港府正式聆讯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位于香港的超大现代农业控股公司,该公司投资关系部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后得知昨日为香港假期,公司无人上班。

根据香港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网站此前公告,早在7月25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致函香港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要求调查超大现代的市场失当行为,调查对象包括郭浩、陈志宝以及FMR投资经理GeorgeStairs。该函表示,审裁处需要调查和裁定上述三人是否存在内幕交易行为,所有参与市场失当行为人员的身份,及从该失当行为中获得盈利或阻止的损失。

据了解,这项指控的内幕交易发生在2009年6月,当月17日下午,超大现代宣布停牌,次日发布配售新股和恢复买卖的公告,当时超大现代宣布,以每股4.67港元配售最高3.88亿股股份。但在当年6月16日,Stairs以每股5.3港元的价格卖出了37.5万股超大现代股票,并在6月17日下午5时下单要求买入63万股超大现代股份,每股4.6港元,18日完成了买卖操作。

昨日下午,记者登录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网站,发现对于

超大现代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市场失当行为案件,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已分别在9月6日和9月28日进行了两次聆讯,并将在明年1月30日进行正式聆讯。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市场失当行为包括内幕交易、虚假交易、操控价格以及操纵证券市场等六项行为。 超大现代在此前发公告称,香港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已经向公司主席郭浩、首席财务官陈志宝及一位与公司无关的独立人士进行聆讯,以确定是否涉及内幕交易。正式聆讯将于明年1月展开。

不是第一次被怀疑行为不当

超大现代表示,郭浩与陈志宝并不接受他们有市场失当行为的指控,预计此项聆讯对公司或子公司的运作及财政状况不会构成重大影响。与此项聆讯相关的涉嫌交易,与一位海外基金经理在2009年6月出售的37.4万股超大现代股份有关。

记者发现,这已不是超大现代第一次被怀疑涉嫌市场不当行为。超大现代曾在2002年爆出“账目风云”——该公司未经会计师审批就发表业绩,引来负责审核账目的普华永道不满,并导致双方解约。

早在今年5月,香港某周刊爆料称,超大现代夸大土地面积以及农作物销售,导致该公司股价一度暴跌25%,但随后超大现代发出澄清公告称有关报道与事实不符,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之后还出手回购了220万股公司股份。

与股价持续下跌相比,超大现代大股东郭浩近年来却多次套现,其持股量已由原先的56%下降至19%。

□链接

“匿名分析”到底是何方神圣?

“匿名分析”Twitter页面上,其自我标榜并不只是为了娱乐大众而打倒某家公司。

据英国《金融时报》介绍,“匿名分析”及其分支组织LulzSec,近年来逐渐成为全球最著名的“黑客行动”组织,吸引了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英国有组织犯罪重案局(SOCA)在内的执法机构的注意。

该黑客组织没有正式成员名单,而是由一个松散的黑客网络组成,对于“匿名分析”的成员目前也不得而知,但“匿名分析”承认,考虑到其“联营方、合作伙伴、成员组织、顾问、客户及其他关联方”所持的空头头寸,它在超大现代股价下跌中存在“间接利益”。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