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8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重回“石器”时代 非遗传承人石臼制白粿
非机动车道咋成“断头路”
护栏被毁下磨溪河道边埋隐患
同学患白血病全班出动募捐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回“石器”时代 非遗传承人石臼制白粿
“季冬白粿”发源于宋朝,柔韧细嫩,清香可口,它的原料只有仙游社硎山区一带的特有季冬米才能做出,可会做的人不多了
重新使用脚踩臼,感觉就像回到石器时代
形式多样的粿印揉捏的白粿,成了节日的时尚食品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抬臂拉绳,脚踏蹬板,在4名妇女齐心协力支撑下,蹬板另一端的半米多长圆柱体石臼头翘起身子,趁石臼头立起的空当,一名老大爷迅速地把放在臼底蒸熟的干米饭加水翻滚,揉成团。昨日,仙游县社硎乡两名在外经营加工生意的“季冬白粿”传承人特地回乡,来到“季冬白粿”的发源地——社硎乡田利村,利用传统“脚踩臼”现场演示手工制粿技艺,让围观的村民大开眼界,仿佛从机器时代“穿越”回石器时代。

石臼制白粿工具快成古董

“听说传承人要来我们村制作白粿,一大早我们就开始准备工具了,这些工具都已经几十年没人用过了,现在重新翻找出来。”记者在一户农家院子里看到,木桶、木盆、竹蒸笼,各种造型的粿印摆满一地,看起来都是有些年代的物品。热心的田利村村民把自家的“老家当”清洗得干干净净,等待投入使用。

今年42岁的郑世忠在江西省新建县经营白粿加工厂,今年23岁的刘军在湖北武汉市经营季冬白粿加工店,两人同是社硎乡人,也同是莆田民间传统白粿技术传承人。为了把“季冬白粿”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目的,两人放下生意,千里迢迢赶回家乡。

木条长凳架起木桶,桶里浸泡粳米,两名传承人挽起衣袖,在木桶里淘米。一会儿工夫,他们把米捞起,放入一个漏底的蒸桶里滴水。记者注意到,蒸桶的中间还插着一支锅刷。郑世忠告诉记者,那是利用锅刷的缝隙,起透气作用呢。“这是烫米,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道,如果把握不好温度,就做不出柔韧细嫩的白粿。”郑世忠说。

季冬白粿还能制成各种花样

在田利村村民的带领下,郑世忠、刘军两人带着干米饭,提着工具,来到村里的“脚踩臼”房里。记者看到,这座矮房仅4平方米大,高约2米,里面仅有一个石头做的“脚踩臼”。“哐当!哐当!”伴随着有节奏的声响,脚踩臼起起落落。拉着矮房上系着的绳索,郑世忠和刘军相继跳上脚踩臼,为它加力。

男人们打白粿,女人们印白粿。把干米饭臼成团后,农妇们把米团揉成一片片,放在木板凿洞刻成的粿印里,印成各种造型的白粿。记者看到,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最有趣的是龟形白粿,一只只白粿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些白粿龟还是大龟驮小龟的奇特造型。

趁着空闲,刘军拎起木制粿印向记者介绍:“这个是明代发明的团印,是用木头凿成碗形,刻上花纹,中间刻有福、禄、寿等字样,用团印制成的白粿多用于结婚拜天地等喜庆事或祭祖祭神等。刻成龟形的龟印是清代发明的,主要用于祝寿,意为‘千年龟’千年益寿。发明于民国时期的方粿,是把白粿压扁切成四方形,在逢年过节祭祖祭神中作为主要贡品。”

花篮里倒扣着一个盘,沿着盘沿,农妇们把印好的白粿中间点上一个小红点,犹如画龙点睛,白粿看起来更加美观。

乡政府扶持产业即将申报省级非遗

田利村71岁的老人罗青梅是村里的老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田利村之所以是“季冬白粿”的发源地,那要追溯到宋朝时。

社硎乡乡书记林怀金告诉记者,为了使这项传承技艺加以发挥发展,打造品牌,做大做强产业,将着手筹备成立“季冬白粿”传统制作技术协会,对该项传统技艺进行挖掘、创新和保护。同时,保护耕地,防止环境污染,提供良好的粮食种植基地,为“季冬白粿”制作提供最优质的原材料。

据仙游县文化馆馆长童国清介绍,社硎“季冬白粿”传统手工制粿技艺已于2009年10月份成功申报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次现场采集图像资料后,即将申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