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榕楼市限购令利剑祭出已满周年。近期随着部分城市以“限价”代替“限购”,还有部分符合限购标准的城市迟迟没有出台相应政策,“限购令或将松动或将取消”的说法又时有传闻。
那么,接下来福州的限购令又将何去何从?限购政策会否长期化?还是保障房起,限购令落?就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一同厘清这些问题,探求福州楼市未来的走向。
悬念1:限购令,有多久?
自限购实行以来,楼市成交量一路走低,对于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亦颇有成效,应该说是多年来宏观调控最具杀伤力的政策。但一直以来对限购的争议从未停止过,更多人的认为限购令只是一种阶段性政策。
对此,永嘉投资执行董事李日强表示认同,“限购本身就是临时性措施,是堵而不是疏,更非持续性的长久政策。限购令也只是为房地产调控做出治本政策留出缓冲空间。”
“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特殊手段,限购政策的实行短期内在调节市场、抑制投机购房方面肯定会有明显的效果。”业内人士郑景枫称,假设限购令维持三五年,和已经发展了20多年的楼市相比,依旧算是一种短期的行政手段。
那么,这种行政手段究竟要持续多久?
“还是要看楼市发展情况而定”,郑景枫称,福州仍是依靠房地产业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如果楼市遇冷,势必影响到土地市场,此时土地财政也将难以为继,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在楼市低迷到一定程度,地方经济没有动力推动增长,届时政策估计就有所松动,继而出台鼓励性措施。
悬念2:限购令,谁来接棒?
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限购令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楼市矛盾。业内人士江映辉称:“长期来看,限购令让一部分买得起房的人无法买房,但又无法让大多数刚需买得起房。对于后者,目前的房价仍旧过高,但房价一旦真降,或又引发许多不可预测的后果。正因此,限购令的出台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那么一旦限购令取消,怎样的政策才能接棒,既延续较好的调控成效,又能保持楼市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业内人士各有看法。
“限贷算是一种比较好的金融政策,可以减少市场上的投资、投机性需求,”郑景枫认为,“有些地方政府避限购锋芒,而选择限价这样更加缓和的举措,使年度住房价格不突破政府年初制定的房价指标,这样的手段其实更符合老百姓买房的需要。”
“能取代限购令的莫过于在持有环节上做文章,例如房产税、物业税等。”对此,江映辉发表不同看法,他称,利用税制改革降低房价,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适当收取的房产税,可以补贴廉租房和公租房、保障房,还应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土地财政的依赖,实现良性循环。
“当然,要在持有环节增税,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改变国内现有的房产制度,例如土地开发环节的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年限等等,只有解决了这些根本的政策问题,再考虑税收,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推出房产税后,地方经济能从单纯依靠土地收益中脱离,使政府在法定税收原则下靠税收保持运转,而不是成为大地主。
悬念3:保障房,任重道远?
在限购令满周的同时,保障房亦在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称,作为长期调控政策的保障房,一旦落实到位,限购令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当保障房建设形成规模时,满足中低收入阶层基本的住房需求,进而对高房价反弹会淡化,对商品房价的控制才有可能放开,而保障房形成规模将成为是否放开收紧政策的考核条件。”一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保障房的建设尚在初期,因此要达到理想状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国家发展保障房,是大势所趋,最终让‘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一旦保障房落实到位,才能让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最好地相结合。但目前保障房在准入与退出的机制上不够完善,仍存在着较多的争议。”江映辉认为,保障房是解决那些低收入阶层的暂时性住房困难问题,一旦他们有能力会向往更好的商品房。而目前,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租赁房等等都并入保障房内,相当一部分的保障房是解决了终生住宅而不是暂时性的困难,并不能有效解决社会上收入不均、分配不均的矛盾。
悬念4:淡市下,怎自救?
淡市之下,限购令还将持续,如何撑过这春天前的严冬?“以价换量”加速出货或将成为开发商下一阶段应对市场最明智、最现实的选择。多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达的看法颇为相似。
“从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开发商的确要做好过冬的准备。或许今年大多数开发商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后年压力将不言而喻。”一业内人士分析,开发商要寻求新的出路,为自己的产品找准目标客群,或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甚至是以价换量。郑景枫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大户型出现滞销,开发商应该理性出售积压库存,让现金流动更加稳健,并多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是危机也有其两面性,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危机危机,化危为机”,淡市正是企业拿地抄底的好时机。目前有资金实力的企业,都加快了扩张的速度,到处寻找合适的地块,希望利用淡市时机抄底。例如现在很多本土的房企都认为目前只是短期调控,对房地产的长期发展十分看好,因此以各种合作形式来获取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