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伟 练仁福 侯希辰
核心提示:昨天上午的“爱心橘品鉴大会”,一口气帮橘农出手了3万斤滞销蜜橘。用果农的话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福州市民面前打出形象广告!”广告的效果看来不错,品鉴会后一个下午,就有十几家机构要下大订单买橘子。
橘子的问题初步解决了,但从近期“爱心蜜橘”报道的反响来看,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本报“走转改”热线968111即日起面向读者征集线索,只要您身边有品质好的相关农副(水)产品,但因市场对接不上造成滞销,请告诉我们。本报记者将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并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与您一同破解难题。
加油站来助力订2万斤送车主
昨天上午,“品鉴大会”最火爆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进968111:“我们要21800斤!”果农代表卢良华都愣了一下,这次为了“品鉴大会”,总共才从顺昌运来3万斤蜜橘,这么大的订单,是谁要的呢?
原来来电的人自称姓吴,是金山加油站和浦上加油站的经理。“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品鉴大会的消息,迟了一步,还有橘子卖吗?”吴经理说,现在正是橘子上市的时候,买橘子还能献爱心。“我们加油站客流量很大,所以打算订购21800斤,作为礼物送给前来加油的车主。”
不过,吴经理的好心却让卢良华犯了愁,因为本报的牵线搭桥,早熟的橘子已经所剩不多,“剩下的都是卖相稍差的,按惯例我们都是送去做罐头的。”卢良华说,“本月月底中晚熟的品种就可以上市了,那时我再送行吗?”
吴经理很爽快地答应了,到时候由果农直接运货到金山加油站和浦上加油站(浦上大道中段,南国金辉小区对面)。卢良华笑得合不拢嘴,吴经理也很高兴,“等橘子到了,希望大伙都到我们加油站来,一起来尝尝!”
爱心联盟发力蜜橘本周内上架
“你好,我们橘子已经送到报社院子了!”昨日上午7点多,记者就接到了福建华威集团陈经理的电话。华威爱心车队,是品鉴大会的物流保障。前天深夜,他们刚刚把3万斤爱心橘从顺昌运回福州。按原定计划,昨天上午9点左右,华威将3万斤橘子从他们的配送中心转运到本报。
“为了爱心橘品鉴大会的顺利开展,我们特意提前发
货,保证橘子准时送到。”陈经理说,昨天一大早,华威就组织了数十位员工装车,用9辆城市货的直接运送到本报。看到现场的火爆场景,华威还特地留下三位工作人员,帮忙卖橘子。“大家一起帮忙,橘农也就轻松多了。”陈经理表示。
同时在帮忙的,还有福州家乐福。记者昨天从该公司获悉,他们的采购员上周就赶赴顺昌,走访当地橘园,确定了2万斤的订单,一两天内就会运到福州,在家乐福宝龙店和福新店销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只是他们的第一步,如果销量好,家乐福将继续采购,增加进货量,并推广到省内的其他门店。
此外,永辉超市和新华都的采购员也已赶赴顺昌蜜橘产区。据了解,本周之内,永辉10家门店和新华都超市都将推出爱心橘专柜,让榕城市民一饱口福。
□记者手记
果农笑了我们也笑了
看着成筐成筐的爱心橘被销售一空,我们发自内心地高兴,因为在顺昌体验果农生活近一周时间,我们知道果农的辛苦,丰收年他们希望能有个好收入。
在没有去体验生活前,我们对于蜜橘只是知道这是一种好吃的水果。可在顺昌大历镇,果农手把手地教会我们用剪刀采摘蜜橘后,当我们背着小箩筐,弯着腰在枝条间一个个采摘蜜橘时,看似简单的活,我们却做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手也被剪刀磨出了血泡,“城里人吃不了这苦,这还算种蜜橘里最轻松的活哦。”果农们说道。
半天时间,采摘下来的蜜橘堆成小山,果农还要将这些蜜橘装进木箱,然后用板车从几公里长、坑坑洼洼的山路拉到马路边,“一车几百斤,重得很,你们拉不动的。”果农们讲,每年的1月,他们就要开始给蜜橘树修枝施肥,2月、3月除虫害,“一棵树一棵树地打虫,要是得了虫害,长大的果皮就会不好看。”5月、6月锄草,“中午舍不得回家吃饭,就带点饭在园里吃,到了7月小果长出来,就得疏果,把长得不好的果给摘掉。那时天很热,晒得人都会脱皮。”这么辛苦劳作加上风调雨顺,才有了眼前丰收的场景,可较低的果价让果农们束手无策,“价格卖低了亏本,一年白做了,还要贴上肥料等农资钱。可要是不卖的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果子烂在树上。”
果农急,我们也急,如何让丰收年果农也增收?连日来,我们走访闽北多个产橘区发现,中间环节过多是压低收购价的主要原因。于是,我们一方面帮忙牵线搭桥,介绍卖场和商家跟橘子产地的果农和合作社直接联系。果园里装箱、上车,直奔卖场,尽量减少中间成本,把利润让给果农和顾客。一方面利用海都报的公信力,做闽北蜜橘在福州市场的“形象代言人”,在福州举行“爱心橘品鉴大会”。很快,永辉、家乐福、华威等公司纷纷加入“爱心联盟”,派出采购专员从福州赶到顺昌大历镇,实地考察果园,与果农商谈订单,而3万斤爱心橘也即将送往福州。
“高兴,怎么能不高兴。”听到这好消息,果农笑了,赶紧抬起箩筐、拿上布袋就上山采摘蜜橘。刚下过雨,山路特别泥泞、湿滑,特别是走在陡峭山坡、只能容一人过的小路时,我们几次滑倒,身上早已是一身汗水加泥水,可果农们却快步如飞,橘园里传出阵阵说笑声。
我们记得,当3万斤爱心橘装车离开时,果农们站在村口给我们送行。看到他们的笑脸,这些天的疲惫、辛劳都消失了,能扎扎实实为果农做些事,是我们最高兴的事。
本报“走转改”开热线征集线索
连日来,本报“爱心蜜橘”公益行动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县市的读者也纷纷致电本报,希望本报发挥媒体影响力,帮助搭建与市场对接平台。
今年8月,中央及省里部署新闻战线“走基层 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本报第一时间行动,从组织领导架构、宣传报道模式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筹备。两个月来,福州总部及闽南分社百余名采编人员分批深入八闽基层采访,共发回100余篇文图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海都报社社长谢晶思表示,“走转改”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海都报给读者奉献的不仅仅是新闻,希望广大采编人员以“爱心蜜橘”公益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更加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帮助更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顺昌县政府官员向记者坦陈,由于地处闽北山区,农业现代化程度又偏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对接市场的渠道较窄,因此容易造成部分农产品滞销。本报“走转改”热线968111即日起面向读者征集线索,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提供信息,共同为广大农民、养殖户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