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陈贤妹
上榜理由:这名拾荒阿婆救起被碾压的女童后被质疑“想出名”,感到很难过
N丁寅
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遭两车先后碾压,18名路人见死不救,最后是在拾荒阿婆陈贤妹的帮助下,血肉模糊的小悦悦才得到救助。昨日大批记者前来采访,让她吓了一跳,更让她坐立不安的是,有些人说风凉话,质疑她救人是“想出名、炒作”。陈贤妹很难过,“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见本报今日A24版)
这样的质疑让人寒心。按质疑者的逻辑,面对受重伤躺在地上的女童,只有视而不见,才算是人的正常反应吗?这些所谓的质疑声音,到底要将社会引向怎样的冷漠和沉沦?
近些年,质疑的声音代替了过去不加辨别的盲目接受,可谓公民权利意识苏醒的一种表现。可现在,这种意识却渐渐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对任何事情都习惯性质疑,正在消解生活中的善意、善心。
7月,武汉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子给了乞丐李华和2000元钱,“让他去治病”,女子家人知道后赶来讨回,处于困境中的他还了钱。此事经报道后,李华和被誉为“信用乞丐”,并得到社会帮助。对此,网上的质疑一直不断,说“信用乞丐”是炒作,目的是捞钱,让人无语。
陈贤妹和“信用乞丐”一样,都不过是坚守住了道德底线,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当下日益稀缺的道德品质。媒体聚焦他们,是希望以此倡导良好的社会氛围。然而这样的初衷却一次次遭受质疑,这不仅是对当事人的抹黑,更是对社会正气的打击。
一些人热衷的不分场合与对象、不调查研究就挥舞大棒的质疑,正成为一种可怕的力量,犹如一支阴暗的冷箭,对任何光明的事情或正面的声音都持否定态度,这只会让社会付出沉重代价。
具体到陈贤妹,我相信她说的话,“当时没有多想什么,就想救人”,这是一名朴素的底层劳动者出自本能的反应。事情就这么简单。真正应质疑的不是陈贤妹,而是:为什么那些经济优越、身份不俗的精英人士越来越自私冷漠,反倒是卑微的底层者恪守传统道德,并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