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1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们都是万里挑一”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福州,有这么一个QQ群,他们的成员都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们都是万里挑一”

配型前,小孙的博客
小孙(右)与他的外婆
在医院,小孙(中)准备签下协议书
 

编前

目前我国有数百万的白血病患者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但至少在400~10000个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中才有可能找到一个适合的供者。无偿献血已经被很多市民所接受,但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普通人听来还是一件令人畏惧的事。

在福州,有一个“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QQ群:他们的成员有士官、学生、白领……因为他们都抱着“尽己所能救人一命”的心态,他们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在网上成了朋友。问到与病患配型成功的感受,他们觉得能在“万里挑一”的几率下配型成功,是“这一生最幸运的事!”

N栏目主持 朱嘉怡

“这几天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千万别感冒了。”“这两天天气变化大,你就呆在学校别到处乱跑了。”“要吃饱,睡好。”……这些话可不是父母对孩子的叮嘱,而是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里,志愿者对成员孙文俊发来的问候信息。

今年20岁的孙文俊,是一名福州造血干细胞志愿者,17日他入住了省肿瘤医院,为20日即将进行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做准备。小孙说,“我希望自己这次捐献,能让身边的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怎么回事,然后也能加入进来,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新生的机会。”

群里新来一小弟

——“那种感觉就像中了500万的大奖。”

孙文俊来自三明宁化,目前在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就读。2009年11月8日,年满18岁的小孙来到福建省血液中心留下自己的血样,也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6月20日,准备放暑假回家的小孙,接到妈妈打来的确认电话,说是福州市红十字会通知,小孙在中华骨髓库留下的血样,与湖北一名病患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低分辨分型相合。

人类白细胞抗原,就像是人体生物学“身份证”,由父母遗传,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非己”,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当时第一感觉是幸运!那种感觉就像中了500万的大奖一样。”小孙这么形容当时的感觉,“我父母、小姨,还有舅舅,全家都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都是志愿者,到现在只有我配型成功。这可是万里挑一的几率。”

“我就像中了500万!”这句话并不是主持人第一次听到。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聊天时,当被问及“配对成功”的那一刻感受,脑海中冒出的都是“中奖了”。群友小李说,自己能在“万里挑一”的几率下,与病患配型成功是“这一生最大的幸运”。

有一群榜样在那里

——“这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就能做的决定。”

兴奋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担心和犹豫,特别是造血干细胞采集后对身体会不会产生影响,小孙说,“那天跟妈妈在电话中聊了一个多小时,而且一晚上都没睡着。”

“采集前要打动员针,采集时还要抽一定量的血。当时,我妈妈说主要是我自己的想法,要我考虑清楚。”因为马上要放暑假了,小孙没有马上给出“行与不行”的答复,“毕竟还有一些犹豫,这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就能做的决定。”在得知小孙“配型成功”后,小孙的女友一直恳求小孙不要去捐献。

对于小孙的顾虑,志愿者群中的成员,可以说是给了他不少支持和鼓励。小李,身为军人,今年4月参与捐献;黄女士,今年9月底刚刚进行捐献……他们现身说法,告诉小孙不用担心捐献后身体的情况,还一直叮嘱小孙准备捐献前应该注意什么,如饮食健康、适时增减衣物,把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

群友抱团挽回那20%

——“那一刻,我觉得我身上负着患者家庭唯一的希望。”

据了解,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反悔率为20%,也就是说在5个配对成功的志愿者中,就有一人反悔。在反悔的人群中,很多是因为家庭的压力和对身体的担心,放弃了捐献。捐献者一旦中途反悔,那等于是将患者唯一的希望硬生生地抽走,甚至可能加速患者病情的恶化。

因此,今年整个暑假,小孙一有空就上网了解如何进行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其中一封被网友发表在网上的“白血病患者来信”将小孙打动。“那是一封患者写给中途反悔的捐献者的信。”小孙已能背出信中的部分内容,“写信的患者是一名年轻的母亲,有一双儿女,在她觉得生活很幸福的时候,却查出患上了白血病。虽然高昂的治疗成本对于这个家庭是个打击,但幸运的是,她能够通过骨髓库成功配型。可没想到最后捐献者反悔了,让她和整个家庭好不容易看到的曙光又消失了。”“我被这封信震撼了。”小孙说,看完信,他觉得现在自己的身上,也寄托着患者的希望。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QQ群的群友们也不断地鼓励小孙,一群友还给小孙举例说,有一志愿者是在结婚前捐献的,如今也已是正常的生儿育女,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暑假结束后,小孙将捐献的决定告诉了红十字会,并参加了体检,等待适合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时机。

主持人语

主持人在对一些市民的采访中发现,很多人一听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就面露惧色。不少市民表示,自己愿意献血,至于加入中华骨髓库,大部分人的答复是“还是考虑考虑再说吧”,“我想我不会去捐献,谁知道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生孩子之前我不会去捐献”,还有市民反问“我为什么要去救一个素未谋面的人”。

昨日,主持人采访了市红十字会事发部陈强主任,他透露说,目前福建省有近5万的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其中福州有1.5万人左右,今年新加入了近3000人。“很多市民对捐献造血干细胞都心存顾虑,主要是担心对身体有影响。”陈强解释,不少人还以为是早期的通过骨髓抽取来捐献,因此心存畏惧。“骨髓抽取的做法在国内已经基本不再使用了,现在采取的都是外周血采集分离。就是像抽血一样,从手臂抽取,然后通过仪器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再将分离后的血液输回捐献者体内。”陈强表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