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10斤15元!明天来海都品郑湖水柿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0斤15元!明天来海都品郑湖水柿
明天上午9点30分,本报将在海都大厦门口帮助销售郑湖水柿,解决柿农难题,也给读者带来实惠
果农们挑着刚采摘的柿子下山
果农们挑选最好的柿子,准备运往福州销售
柿农们摘柿子,树上哪个柿子味道好,他们一眼就能认出
 

N见习记者 周锡银/文 本报记者 肖春道/图

核心提示:秋天,又是水柿收成的季节,但三明沙县郑湖乡的柿农们却一脸愁苦,因为挂满枝头的柿子没有销路。

前不久,本报成功帮助顺昌橘农找到销路,这几天,本报特派记者赴沙县郑湖乡进行多日的采访,希望能为郑湖柿农走出困境出点力,使柿农尽量少受损失。明天上午,水多肉甜的郑湖水柿将在海都大厦前直销。

24日上午9点30分,本报将在海都大厦前举办“郑湖水柿品鉴大会”,帮助沙县郑湖水柿走出销售困境,希望广大爱心市民能够向柿农们伸出援手,到现场购买郑湖水柿。

翻山越岭寻找最优柿子

“这下柿子有救了,我们的水柿可以卖到省城去了。”听说海都报要帮助推销郑湖水柿,家住郑湖乡杜坑村的老胡格外高兴,他从上山采柿到挑着柿子下山,一路上笑容满面。老胡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在杜坑村长大,如今柿子树虽然栽遍了山岗,但大批的水柿却没有人买,让他忧心忡忡。一听到海都报要来帮忙,他一大早就叫亲朋好友上山采柿,要挑选最好的柿子给省城人尝尝。

昨日清早,记者前往郑湖乡各大柿园。郑湖乡党委彭书记介绍,目前郑湖乡水柿种植面积较大的村有庆洋村、杜坑村、箭坑村、高地村等地,而且这些地方的柿园管理比较好,水柿个头不仅比其他地方的大,产量也高。

郑湖乡的山上遍植柿树,一路上,能隐约看到不远处一座座小山密密麻麻、黄灿灿的柿子。记者跟着采摘柿子的村民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恰好在杜坑村的小路上遇到了挑着柿子下山的老胡。老胡已经年近花甲,但挑着50多公斤的担子显得毫不费力。

“我们这一大片山都是种柿。”老胡说,他们在山头找最好的柿子卖给福州市民,让省城人尝一尝又鲜又甜的郑湖水柿。

采摘

只采大的熟的品相好的

郑湖乡杜坑村的阿旺和高地村的胡永红,是这次郑湖水柿采摘和包装的两个联络人,乡政府将这次向福州运水柿的任务交给他俩。他们向乡党委彭书记表示,运往福州的水柿他们一定会严格挑选,从采摘到分拣入箱都认真对待。

记者从昨日清晨开始,全程体验了郑湖乡柿农从采摘到运输再到分拣入箱的每一个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中,村民都格外用心,好几位年过半百、经验丰富的村民纷纷爬上柿树,挑选品相好的柿子。

杜坑村,这是除了郑湖乡庆洋村外的另一处水柿大产区。记者赶到山脚下时,小山岗上不时传出采摘柿子的声音。阿旺告诉记者,柿农听说柿子要销往福州,大清早就来采摘,他们不采品相不好的柿子,只采那些外观好看、颜色鲜艳的。

杜坑村地势不高,种满柿子树,记者花了15分钟从山脚下爬上村民采摘柿子的地方,此时树下已摆满了装柿子的篮子。村民老陈说,摘水柿时得用简易竹梯爬上树,把篮子挂在树枝上,看到好的柿子就采。

“这个不够大,这个不够熟,这个不够漂亮……”记者采了几个柿子准备放到篮子里,都被老陈阻止了。“要采些好的。”老陈反复强调。

挑担

行走于崎岖山路未现疲态

等到柿农们把每一个篮子都装满的时候,就要将水柿挑下山了,但山路并不平坦。

挑着柿子下山的老陈早已走惯了这样崎岖不平的山路,即使是挑着百斤重的担子也觉得稀松平常。记者看到,老柿农们挑着百斤担子一路走过,并没有一丝疲态,而是一路不断地谈笑风生。

分拣柿农火眼金睛认出最甜柿子

柿子从山上挑到山下之后,就要开始分拣了,虽然许多柿农在采摘时已精心挑选过,但到山下,柿农们还要重新分一下优劣,把不好的柿子剔除掉。

“我们分拣的时候基本上是分三种,一种是最大的,直径在八九厘米,另一种是直径在七八厘米,还有一种就是六厘米以下的。”阿旺一边分拣一边向记者介绍。

“但最大的柿子并不是最好吃的,直径六七厘米的最好吃,最大的一般是送礼用的,比较好看,但味道不如个头稍小一点的。”郑湖乡农艺师郑世椿告诉记者。为了挑最甜的,记者和柿农们一起坐在柿子堆旁挑选柿子,记者无法立即分辨出直径六七厘米的最好吃的柿子,但“火眼金睛”的阿旺和郑世椿一眼就能认出来。而那些被柿农们分拣出来的最甜的柿子,被装入精致的纸箱内,等待运输。

阿旺希望记者要向福州市民作个提醒,柿子要多放几天才完全熟透,呈现出天然的红色,这时候最好吃。

销售

除了现场买还可网上订购

福州市民有口福了!郑湖水柿是全省柿子类产品中首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又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且是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原生态水果。

明天上午9:30,在海都大厦(福州华林路84号)门口,将举办“郑湖水柿品鉴大会”。届时,一向有“皮薄、肉甜、水多、无核”四绝之称的郑湖水柿,将以精美纸箱包装,现场售卖。一箱10斤,仅售15元,欢迎广大市民来尝一尝。

同时,市民也可以登录海都购物网(www.968111.com)下订单(若需送货上门,则收取相应配送费);同时,为方便仓山区市民,在福州市仓山区金山塘下路16号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金山印务中心南区沿街9-12号店面(大润发超市斜对面),设立海都农家乐“爱心柿子”提货点,住在附近的市民可就近购买。

征集令

“海都农家乐”征集金点子

广大市民如果对“海都农家乐”栏目有什么好想法、好提议,可拨打本报热线968111或登录海都购物网(www.968111.com),留下你的真知灼见。我们也欢迎热心企业、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加入我们这个平台,无论是包装、运输还是销售、品牌等各个环节,大家都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农民增收、百姓受益,帮一把手,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