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薇/文 林丹/图
本报讯 他们是一群普通战士,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地巡查巡视;他们又是一群不平凡的战士,每天接触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承担着维护福州海港口岸稳定的任务。他们就是福州边防检查站“边检110”的官兵们。日前,记者走进福州边检站青州执勤点,感受边检官兵的日常生活,体验他们的苦与乐。
巡查巡视边检战士的“基本功”
13日早上8时45分,福州边检站青州执勤点,监护中队下士陈剑聪与战友整理好装备,冒着毛毛细雨,来到岗亭与战友交接。9时,他们正式上岗,开始了港区巡查工作。
查车、查船、查人、查证、查搭靠,是边检战士的“基本功”。陈剑聪来到巴拿马籍“首尔巅峰”轮梯口,敬礼,用英文告诉值班的印尼船员:“您好,我们是中国边防警察,依照中国法律,准备登轮检查。”陈剑聪登上货轮,巡视作业舱工人作业情况,抽检了几名韩国船员登陆证。一切正常,陈剑聪下船,开始向监控室汇报。
“朝三暮四”执勤常常连轴转
青州港区是福州闽江口内最大的对外开放口岸,也是国家一类口岸,船舶出入境相当频繁,战士们的勤务也很繁重。
“我们都是‘朝三暮四’的人。”当天带班的执勤业务二科检查员叶航笑着说。执勤岗位每岗白天3小时,晚上4小时,一年365天从不间断。执勤点采取24小时值班制,每天七岗,每岗三人。春节、中秋、国庆、“五一”……这些节假日对执勤点的战士来说,与平常工作日并没有任何不同。
由于这种“三班倒”式的轮班,一天完整的休息对战士们而言也是奢望。原则上,执勤点的战士一周轮换一次,但由于警力紧张,战士们连轴转是家常便饭。带班的检查员叶航已经三个星期没回家了。
小小边检站 有个“红色”图书角
走进青州执勤点的会议室,战士林海龙正捧着一本《读点好玩的日常心理学》,读得津津有味。他说,自己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学点心理学,对执行勤务有帮助。在相对封闭的执勤点里,读书,是战士们打发时间的好办法。
边检站党委相当重视部队的精神文化建设,青州执勤点虽小,但也设立了一个图书角。图书角里的大多数图书,是由本报携手龙门书局,向青州执勤点捐献的。书籍种类丰富,有党政类、人文类、社科类、励志类和名著等等,格外受战士们的欢迎,被他们称为“红色精神食粮”。
执勤点的活动室,被称为“快乐空间”。闲暇之余,官兵们可以在这里下象棋、打牌,也可以泡一杯热茶、欣赏照片墙上的军旅生活留影。最让人兴奋的是一台超大屏幕的“WII”游戏机,它的虚拟仿真游戏,将“篮球场”、“网球场”都搬到了执勤点,让战士在游戏中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