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建芳 李薇
核心提示:“回来以后,眼界、思维、想法都不一样了。”10月14日下午,在省教育厅组织的赴台返校师生代表座谈会上,闽江学院旅游系2008级的蒋小娴这样说。蒋小娴在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观光事业系学习了一年,丰富的校外教学尤其令她印象深刻。
2009年我省首次大规模组织大学生赴台湾学习,开创了大陆学生赴台湾学习先河,迄今已有三批共800名福建“交换生”奔赴宝岛。这仅仅是我省扩大教育开放举措的一个印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把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在每年的为民办实事总盘中优先安排教育项目。今年2月公布的《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并提出了“进入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
省委孙春兰书记指出:“党政一把手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要算大账、算活账、算长远账,宁可其他方面紧一点,也要千方百计满足教育发展需求。”
在过去的五年里,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投入、扩大教育开放等一直是福建教育的主题思想。
镜头一
外来工孩子喜入优质公立校
“没想到,孩子竟然能进入这么好的小学上学,心里非常开心。”来自江西上绕的周日丰昨日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周永富今年通过福州外来工子女电脑派位招生,幸运地派入台三小鳌峰分校。
周日丰来福州十多年了,早已习惯了福州的生活,也想长期在福州生活。可是儿子的上学问题,一直是他最头痛的事,“之前担心孩子没办法上好的公立校。”可是,今年福州实行的外来工子女电脑派位招生,了却了他一大心事,“以后还会让孩子在福州读初中、读高中……”周日丰高兴地说。
省教育厅的数据表明,今年全省有89%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
我省还要求各地要确保外来人口子女也能与当地学生一样报名参加中考,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平等享受各种资助政策。各地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将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当地公办学校统一管理,及时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质量跟踪、业务指导等,保证达到基本教育教学质量要求。在保证外来工子女的公平接受教育上,我省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
镜头二
公办幼儿园两年增400多所
有着30年幼儿园教龄的王志樵园长,如今正带着一帮行政人员,在福州仓山下渡街道临江新天地的一所新建幼儿园里忙着。这所新建园叫下渡中心幼儿园,是今年仓山新建的5所公办幼儿园中的一所。
早在开园前,王园长就带着一帮人员“杀”到新建园进行全面检查,对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向建议单位提出整改要求。不过,这所使用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新建园令她很满意,“教室很大,户外场地也很宽敞。”据了解,这所幼儿园办园规模12个班,是省里规定的新建幼儿园三档规模中的最高一档。
王园长原本是仓山老牌幼儿园——仓山实验幼儿园的园长,由于仓山实验幼儿园要拆除重建,园里的全部师资都搬到下渡街道这所新建幼儿园,“名校师资注入新建幼儿园,可以使新建园快速成长起来。”仓山区教育局有关人士这样称。仓山区下渡街道主任陈敏告诉记者,这所幼儿园结束了下渡街道20多年没有公办幼儿园的历史。
下渡中心幼儿园是全省新建、改扩建169所公办幼儿园中的一所。到了2012年底,我省还将新建300所公办幼儿园。
两年新增469所公办幼儿园,如此大力度推进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工作,实属少见。这是我省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2010年11月8日出台的福建省《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这一目标。2011年,加快幼儿园发展列入我省为民办实事项目,至2012年底,全省城乡将新增学位27万个,基本满足120万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1%。
镜头三
我省高职学生,台湾学砌砖
“台湾的课程设置很强调动手能力,像我们学景观工程,还要自己动手砌砖、铺水泥地,因为以前没做过,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刚刚从台湾回来的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系学生吴勉宁,谈起过去一年在台湾学习的经历甚是开心。她去年9月被选派前往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学习,切身感受到台湾的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与吴勉宁一同赴台学习的黄小平,印象最深的是“再枯燥的课程,老师也能讲得生动活泼”。黄小平是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学生,在中州科技大学学了一年企业管理。他说,台湾的老师一个个都幽默风趣,其中还有很多人有海外留学经历,通过与老师交流,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和见识。
吴勉宁与黄小平,都是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受益者,他们的学业是“2+1”模式——两年在大陆学习,一年在台湾学习。
2009年开始,我省有组织、成批次地选派200名学生赴台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学习,此举开创了大陆先河,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好评。2010年我省再次选派了300名学生赴台学习,今年也计划选派300人。
近年来,闽台高校间的合作,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拓展。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台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周国红介绍,该校与台湾的中州科技大学、万能科技大学、亚洲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展开交流合作,对岸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资源,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比如,他们相当注重产学研结合,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访、实践,学生毕业后到企业服务。”
据介绍,两岸高校的合作模式,一是选派学生赴台湾学习,同时接收台生来闽高校就读;二是派老师到台湾高校做访问学者或参访,同时请台湾老师到我省合作高校授课;三是双方合作编写教材。“我们比较注重理论,台湾比较注重实践,双方结合起来,正好互相促进,互补不足。”周国红说。
事实上,我省近年来前瞻性、突破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对台教育合作先行先试工作,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设与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就是一大亮点。
□延伸阅读
我省教育事业走在全国前列
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省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全省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各项指标保持全国较高水平;建成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助学体系;在全国率先将农村、县镇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标准统一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
省委书记孙春兰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是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自身发展水平的内在要求。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0%,比2005年提高5.19个百分点;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98%,比2005年提高0.19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8%,比2005年提高2.9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大跃升,毛入学率达83.4%,比2005年提高22.02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2005年的1.59倍;在学研究生达4.16万人,是2005年的2.1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6%,比2005年提高7.43个百分点。
iPhone4、iPad2大奖等您来拿
【投票平台】
电话:968111
短信:手机用户(暂仅限移动用户)编辑短信“JDF+候选项目编号”发送至“10657301968111”。请按标准格式发送,否则投票不会被纳入,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号不能省略,每条1角。如您投票1、2、5、9四个项目,编辑“JDF+01、02、05、09”发送。
网站:海都网(www.Nhaidu.com)
【奖品大单】
特等奖:iPhone4手机 2部
一等奖:iPad2平板电脑5台
二等奖:品牌移动硬盘 20个
三等奖:品牌U盘 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