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盛钟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管道不畅,化粪池污水频冒,久治不“愈”。本报昨日报道了市区梅园路一家美容店边的两个化粪池经常溢水冒污一事。昨日上午,市闽中水处理公司派人对与化粪池相连的雨水井进行清淤疏通。同时,该公司负责人还表示,目前他们已研究出三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待研究审批后将立即付诸实施。
化粪池连着雨水井导致冒污
昨日上午10时许,闽中水处理公司办公室主任蔡金才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并邀请记者到现场一同见证清淤过程。在离冒污处不远的地方,一辆真空吸污车和一辆高压清洗车正停在“克丽缇那”美容店前的路面上,吸污车上的管线插在雨水井内,不一会儿,井内的污水被吸纳一空。随后,工作人员从高压清洗车上放下一根清洗管,对井内的通道进行清理,慢慢地,井内不断集聚的污水开始自动下降。半个小时过后,清淤疏通工作宣告结束。
那么,这两个化粪池的排污口为什么会连着道路旁的雨水井呢?蔡金才告诉记者,这是梅园路在实施沥青路面改造时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据他们了解,当时工程的承包商没有按规范将街道边的这两个化粪池污水井直接接入梅园路主污水管道,而是接在了一处雨水井上,再将雨水井与主污水管道连接起来。同时,由于交叉施工,其他施工单位又破坏了连接点,这才致使管道不畅,经常发生堵塞。
三套解决方案等待审批
蔡金才介绍说,目前,闽中水处理公司已研究出三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待相关部门研究审批后将很快付诸实施。其中:方案之一,就是对旧的排污管道进行修复,这需要在梅园路上破路开槽,该方案还可能引发梅园路交通管制问题,对周围居民出行及生活影响较大,而且破路中是否会影响到其他管线也是一个未知数;方案之二,是采用拉管作业工艺,即在梅园路两边开挖两个坑,然后用专业机器将其钻透相连,形成一个通道,再将管线铺设在这些通道里,使之与主污水管道相连,该方案估计造价在二三十万元以上,成本是一个问题;最后一个方案,是沿着左侧的人行道开挖铺设污水管道,将其引向下游约100米处的一个污水井,该方案成本会节省一些。
“这里的污水管道堵冒已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简单的清捞、疏通治标但不治本。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还居民一个清洁的居住环境。”蔡金才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