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5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鼓岭“地瓜王”谁主沉浮
六旬依姆自荐加入“拱趴角”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旬依姆自荐加入“拱趴角”
本周六,8名福州话“拱趴角”成员将在本报首次碰面
 

N栏目主持 陈钟兰 吕蕴岚 关铭荣

51岁的施文铃编了本“能说会道”的福州话字典;76岁的王可铨也编了本《福州方言字典》,还当了福州话班教师(详见本报10月26日N1版和10月27日N4版)。素不相识的两位老人,各自在榕城的不同角落,为同一个目标:传承福州话,倾其所能。故事见报后,50多名读者打电话来要字典,而精通福州话的则要加入“拱趴角”。

28岁的方小姐是福州人,说福州话也是“半咸淡”。她在闲暇之余也翻过《戚林八音》,可看不懂,所以看到有人编了简易的福州话字典后,二话不说就打电话来要;郑女士的儿子在美国工作,只会一点福州话,却很想学,常问她有没有专门的福州话字典……

福州话讲得不溜的,要买字典,讲得溜的也要买,还要加入“拱趴角”。闽侯60岁的周依姆听主持人说已经有很多人报名“拱趴角”后,就立马列出了自己的一大堆优势;从小在福州,福州话讲得特别准;语文功底好,常写诗写文章;爱看书看报,懂很多福州话俗语……列完自己的优势后,她还说了几句福州话俗语和俚语,还唱了段评话,以示自己所言非虚。

这周六,施文铃和王可铨以及另外8位福州话“拱趴角”成员将在本报首次碰面,商定即将整理的福州话字典内容。如果您对福州话有研究或愿意为“拱趴角”出谋划策,欢迎拨打968111。

另外,应读者要求,王可铨将把家中几百册的《福州方言字典》按成本价出售,您可以在10月28日至31日拨打968111预订,并在11月1日至10日到海峡都市报一楼968111呼叫中心领取。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