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本报讯 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日前报道,隶属于美国国防部的一个研究机构启动了一个名为“凤凰”的新项目,利用眼下待在距地面约2.2万英里(约3.54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处于闲置状态的退役和报废卫星来制造新的卫星。
能降低发射成本
目前有相当多的失效卫星被安置在“墓地轨道”上,这主要是为了给处于工作状态的后来者让路。不过,虽然这些老旧卫星没有燃料和电能,但它们依然保有一些既实用又沉重的功能性部件——尤其是天线。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构想的方案是,可以只把一颗卫星的核心部件发射至太空,然后连接到已经在轨道上运行的天线上。
这样做发射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大型通讯天线会占据卫星发射重量的相当一部分。
需要一艘后勤船
为实现上述目标,高级研究项目局将需要一艘“后勤”太空船,负责在轨道上完成上述所有任务。后勤船就像一个担当技术员工作的机器人,会与后发射的卫星核心部件在太空会合。后勤船随后会把核心部件从其他卫星或运载火箭上剥离,将其带到一颗失效卫星那里。然后,后勤船会把核心部件与失效卫星的旧天线连接起来,并切断天线与失效卫星的联系。之后,后勤船会把核心部件与旧天线组成的新人造天体推入新轨道。就这样,后勤船利用太空现成的旧零件组装出了一颗新卫星,减少了进入轨道的新垃圾。
将掌握大量技术
当然,完成所有这些任务需要首先实现一些比较大的技术飞跃,而且与高级研究项目局先前进行的大多数项目类似,对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将是相关的衍生技术。高级研究项目局首先需要造出一台太空机器人。这台机器人需要有敏锐的机器视觉,具有某种程度的人工智能自主能力,能够在轨道上补充燃料,能够追踪并拦截在轨卫星。
简言之,高级研究项目局倘若获得成功,就会拥有一大批轨道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