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林可 杨阳
核心提示: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已就解
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的消息传出,全球主要股市出现普涨行情。救赎才刚刚开始,因为各国政府深知,救欧洲也等于救自己,若欧债危机蔓延导致欧元区部分国家破产,这对世界经济复苏都是致命打击,或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昨日,记者连线采访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请他们就欧债危机是否出现峰回路转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解读。
欧盟万亿救市提振全球股市
布鲁塞尔时间27日凌晨,欧元区首脑在经过近8个小时的马拉松谈判后,终于就希腊债务减记、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银行注资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受此影响,欧美股市27日收盘大涨,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指数涨幅为2.86%,伦敦股市大涨2.89%,法国股市暴涨6.28%,德国股市飙升5.35%。28日亚太股市接力上攻,各大主要股市出现普涨行情。
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已同意将现有救助机制即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规模放大到1万亿欧元,以应对债务危机。扩容有两种操作方案:一个是将目前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用于为问题国家发行新国债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另一个方案是设立一个或几个“特殊目的工具”,从而为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融资。
分析人士称,如果希腊债务违约,将导致众多欧洲银行债券资产出现大量坏账,引发欧洲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动荡,进而波及全球经济运行。特别是,这将导致与希腊类似的其他“欧猪”国家(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从而引发欧元的急剧贬值以至欧元区解体。
□动态
欧洲金融稳定基金CEO:中国已购买EFSF债券
N财新
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首席执行官(CEO)雷格林(Klaus Regling)10月28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已经购买了EFSF债券,但他拒绝透露具体数额。
雷格林表示,访问北京期间将与中国央行和财政部的官员进行会谈。
他说,此次与中国官员的会谈仅限于交换意见,现在来谈中国将出资多少还为时尚早。他还提到,他来北京并不是讨论用让步来换取投资。
他说,一旦欧洲方面将所有细节的工作谈妥,他将非常愿意将中国作为一个潜在的投资者,“对于中国每月数十亿的贸易顺差来说,中国通常需要安全的投资。中国可以得到保证,EFSF基金的AAA评级是稳固的。”
当被问及是否在会谈过程中,中国要求通过设定一定的条件来换取对欧洲的投资,例如获得欧洲贸易优惠时,他表示,“我并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只代表EFSF,并不代表欧盟,所以我不是合适的人选来谈这个问题。”
雷格林称,欧洲大型银行将暂时将其核心资本金比率提高至9%。
他说:“目前只是希望投资者购买债券,并无其他投资工具,但我们正在设计新的投资工具,看看是否有购买者,EFSF将承担新发行债券最初20%的损失。”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尚无中资银行参与救助计划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0月28日称,G20峰会不会讨论成员国投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事宜,并称中国已经在现有的安排之下购买了EFSF债券。
据报道,朱光耀还表示,欧盟主权债发行新计划的细节仍然不明确,将等待欧盟救助基金的更多细节以后再决定是否投资。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当天也表示,中国将等待欧洲特别救助基金的具体细节公开后,再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对于中资银行是否将参与救助事宜,他表示尚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计划。
此外,中国央行国际司司长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执行董事张涛表示,没有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的时间表。
张涛称,自2005年以来,无论是实际汇率,还是名义汇率,人民币都已有较大幅度的升值。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已累计升值约30%。
业内人士激辩欧盟救市
人物名片
余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国务院高参之一
李慧勇 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分析师
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余斌:救欧洲对中国有利
本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来榕讲课。余斌认为,在美元独霸的时期,如果欧元倒下,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而言后果不堪设想,“救希腊就是救德法,救欧洲也等同救世界经济。”
“要想改变汇率美元独霸地位,必须不让欧债危机继续蔓延,这对今后构建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以及人民币逐渐出海都至关重要。”余斌说。
余斌指出,欧美债务危机以及美国债务的货币化,必将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严重冲击,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混乱和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虽然美债危机短期内尚不至于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而对欧债危机的恶化,需要高度警惕。
建议中国适当救援欧洲
希腊会不会因无法偿债而破产?余斌说,从目前形势判断,欧洲债务危机出现转机可能性增大,这是由于救“欧猪五国”实际是救德法两国,因为德法两国银行持有3.1万亿元欧洲五国债务,几乎占了大多数,而如果“欧猪五国”破产,也就相当于德法两国主要银行破产,这是国际社会不允许的。
“我给国务院提出建议,中国应给予欧洲适当救援。”余斌举例称,可以要求欧盟发行优先债券,中国可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这个条件就是,当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时,欧洲各国必须当成平等市场经济体企业来对待,并给予相应政策。
余斌认为,由于欧美债务危机发酵,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变得更加暗淡,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类似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因此,我们在做好必要政策预案、积极抢抓外部机遇的同时,应立足长远,加快推进重大改革,在防控风险的同时推动增长动力转换,增强自身抗冲击能力。
李慧勇:救赎才刚刚开始
危机在逐步好转,市场情绪继续缓解。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慧勇对欧债危机以及此次出台的万亿方案进行解读。
李慧勇指出,按照救助方案,私营债权人对希腊债务自愿减记50%。希腊银行可以通过国有化解决部分问题,而法国或通过政府重组、贷款担保甚至资产出售来缓解其流动性压力。欧元区成员国将贡献300亿欧元,官方部门准备在2014年之前再提供1000亿欧元融资,其中包括希腊银行的国有化。这个项目将于今年底达成,明年初开始执行。
此外,李慧勇认为,欧元集团将在11月份确定最终条款,可能包括中国等外部力量通过注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方式参与救助,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提供4~5倍杠杆,这将提振市场信心,缓解欧债危机,避免向实体经济蔓延。
“救赎才刚刚开始,是否峰回路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具体救助措施是否得到落实。”李慧勇说。
赵锡军:暴跌风险依然存在
但也有专家对欧债危机的解决,心存悲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赵锡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元很可能发展到名存实亡,进而再给全球资本市场扔下重磅炸弹。
对于欧洲经济,赵锡军表示仍不看好,他认为,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非常高,欧元区未来前景很难料。那么,为什么对欧元区的展望如此负面呢?赵锡军认为,关键还是看经济增长,现在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放慢,其实在美国和欧元区是一样的,就连多家国际组织都将各国经济发展预期进行了大幅下调,而对于欧洲而言,这就意味着国际主流经济学家对未来欧债危机的展望会进一步深化。
在欧债危机预期负面的情况下,如果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的欧洲国家债券,那么风险就有可能在银行间相互传导,导致银行破产,近来欧洲多家银行都一直处在破产传言中,一旦多家银行破产,那么政府只能通过印钞票来缓解危机,到时候欧元就可能陷入贬值的恶性循环,导致名存实亡。而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包括中国投资者都可能在资本市场经历小起大落的行情,或许暴跌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