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天宫回头待“飞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八”发射前一天,“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昨天已掉头,迎接“神八”。当二者之间距离20公里时,身上装置的近程敏感器就会发生作用,能感知彼此。
天宫回头待“飞吻”
交会对接将在我国上空进行
 

N新华 法晚

程序 四个阶段完成对接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昨天介绍,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

远距离导引段:自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5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共面的330公里的近圆轨道,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下方约52公里处,与其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自主控制段:经历寻的、接近和平移靠拢三个阶段,神舟八号飞船自主导航控制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触,自主控制飞行过程约需两个半小时。

对接段: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在15分钟内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最终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组合体飞行和分离撤离段: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将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其主要过程为:对接机构解锁,两飞行器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相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40米处停泊,按程序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再次构成组合体。

组合体继续飞行两天后,进入分离撤离段,两飞行器再次分离,飞船撤离至距目标飞行器5公里以外的安全距离,交会对接试验结束。此后,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

期待 交会将在我国上空进行

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麻永平透露,飞船的交会对接目前计划是在我国的上空实现。

这次飞控有很多的重大时段,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时段,第一个应该是发射,无论是天宫一号的发射还是神舟八号的发射,发射的成功是我们后续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是我们各自的轨道控制,因为我们每一次轨道控制对我们交会对接任务来说都是相关的,我们每一次控制都是为了下一次的交会对接的目标进行的控制工作。

揭秘

调整姿态 神八发射前一天天宫需掉头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表示,众所周知,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交会对接试验。对接最主要的两大问题是速度与姿态的控制。

“神八”和“天宫一号”要成功对接,首先两者在太空的飞行姿态都要有所改变。在“神八”发射前一天,“天宫一号”在地面测控人员的精确测控下,需要翻转180°,即需要掉头,将对接机构的一头朝向“神八”飞来的方向。

“神八”飞行的姿态要比“天宫一号”复杂得多。朱毅麟表示,“神八”发射入轨,必须经过两天的轨道测试,数次变轨,才能到达“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随后,“天宫一号”会逐渐从350公里的近圆轨道自然降到345公里的轨道面,在这个运行轨道上等待“神八”的到来。

降低速度 “神天”对接时神八踩刹车

朱毅麟说,大家可能认为“神八”要对接“天宫一号”,必然得加速追上“天宫一号”才能对接,其实不然,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样,加速只能导致追尾,酿成车祸,要想安全对接,“神八”必须要进行减速。

“天宫一号”的速度将一直维持在28440公里每小时,“神八”进入轨道正常的运行速度也是每小时28440公里,但是在计划对接后,“神八”就要将速度慢慢调节到27000多公里每小时。

这样一圈一圈慢慢就与“天宫一号”的距离缩短了。当“神八”与“天宫一号”之间的距离只有20公里时,两者身上装置的许多近程敏感器就会发生作用。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敏感器就会感知到对方的存在,传回地面的控制数据就会越来越精确,以便于地面测控人员的测控。“神八”在接近“天宫一号”的同时,将四次“刹车”,最后以0.2米每秒的相对速度与“天宫一号”“合体”。

飞行时间 第二次对接后神八再飞半个月

朱毅麟告诉记者,“神八”升空进入轨道只需要大约半小时,进入轨道后测试轨道需要约两天的时间,如果一切正常,“神八”可以开始尝试减速,准备对接。减速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据透露,“神八”在与“天宫一号”对接10天之后,将进行分离,随后进行第二次对接,继续飞行半个月后,“神八”飞船将完成使命返回地球,而“天宫一号”将继续在太空翘首以盼“神九”、“神十”以及身居其中的宇航员的到来。

动力装置 对接后组合体只受天宫“管理”

突破 “神天”对接技术都是中国的东西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0月30日说,从总体方案讲,我们的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和当时美俄的做法是不一样的。美国和前苏联都是飞船与飞船对接,而大家都知道我们这次是研制了一个目标飞行器作为对接的目标。

天宫一号除了完成交会对接以外,与飞船相比,它可以给人提供访问、工作、生活的支撑能力,所以我们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对接以后,人可以进到这个目标飞行器里面去,在里面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包括进行科学实验,

如果用飞船去做,这个是做不到的。我们的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小型的天空实验室。利用这个目标飞行器,我们可以去研制和验证空间站的一些技术,为我们未来空间站的研发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交会对接非常重要的就是测量和控制技术,这都是我们的科研单位自主研发的,从设备到软件到仿真等等,都是中国的东西。所以要我数细节的话,这些东西都是新的,都是我们国家航天工业自主创新的成果。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