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赵杨 通讯员 东街综
本报讯 10月30日上午,高小姐正在连江城关,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她有一个邮政包裹没签收,让她打电话查询。高小姐拨通短信中留下的电话,对方以邮政工作人员的口吻在要求她提供姓名、地址、身份证号后,说她的包裹内有违禁品和一张有巨额存款的银行卡,可能是别人利用高小姐的身份信息犯罪(类似骗术本报10月18日A14版曾报道)。
对方让高小姐打一个所谓的福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人员的电话咨询,电话那头的“刑侦大队侦查人员”查询后声称确有此事,而对方讲的关于高小姐的一些个人信息都和她的实际情况相符,并称有人以高小姐的名义走私毒品并洗黑钱,案情非常严重,要高小姐把银行卡内的存款汇到指定的“安全账户”。
高小姐一听慌了,赶紧跑到连江一银行按照对方的提示,在柜员机输入“银行安全账号”和“报警编号”,完成操作后,再打对方电话,已无人接听。高小姐一查,发现银行卡里少了16万元,这才意识到被骗。原来,她输入的所谓报警编号竟然是转账金额。目前,连江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福州市邮政局重申:邮局碰到包裹地址不详,会电话联系收件人,确认地址后重新投寄。如果实在无法联系上收件人,会保留包裹一段时间,如无人领取,再退回寄件人手中,从来不会发短信通知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