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思敏
秋拍刷新多个纪录
作为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拍已于10月上旬落下帷幕。记者从香港苏富比获知,本届秋拍3400余件拍品成功拍出3000多件,总成交额超过32亿港元,轻松超过了27亿港元的拍前预估。其中,中国书画专场、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当代亚洲艺术专场、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专场和珍贵名表专场这5个专场分别以7.38亿港元、3.37亿港元、2.27亿港元、5.1亿港元和1.12亿港元刷新了各自专场的成交额纪录。
在拍品方面,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经过29轮激烈叫价,以1.68亿港元成交,创造了新的明代瓷器拍卖世界纪录。赵无极作品《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了画家个人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一枚早期百达翡丽1518型号粉红金腕表,以554万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两项钟表世界拍卖纪录。在珠宝及翡翠首饰拍卖方面,一枚4.19克拉鲜彩橙钻配钻石指环以2300万港元成交,创鲜彩橙钻成交价及克拉单位价世界拍卖纪录;另有一枚6.01克拉鲜彩蓝钻配粉红钻指环以7900万港元成交,刷新了鲜彩蓝钻克拉单位价世界拍卖纪录。
欧债危机影响微妙
虽然拍场上捷报频传,但在本届秋拍上我们还是看到了欧债危机、金融市场动荡造成的微妙影响。从总成交额上看,本届秋拍是香港苏富比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拍卖总成交纪录,最好的拍卖季则是今年的春拍,其以34.9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创造了该拍卖行的最高纪录。从专场表现来看,从珠宝、瓷器到中国当代艺术,所有门类的顶级拍品备受追捧,而二线拍品的关注度较低。市场出现了两极分化:二线拍品流拍,27%的当代亚洲艺术品和22.6%的20世纪中国艺术品没有成交;顶级拍品则引发激烈的争夺,使得最终成交价大大超出原先的预估价。
总体看涨,拍品分化,是今年苏富比秋拍传递出来的信息。国外金融市场动荡、国内资金面紧张,这使得进入艺术品市场的“热钱”更为谨慎,更加理性。毕竟,资金有限时要降低风险,从品质入手,追逐价值。
雅昌艺术监测中心的一份调查也验证了这一事实。该中心的2011年第四季度艺术市场信心度调查结果显示: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调查参与者认为第四季度艺术品价格走势向好的占比为56.13%,这一数字虽然相对于春拍二季度的82.93%有所下降,但上涨声仍占主流,大部分人对艺术品市场还是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购买时机来看,有部分调查参与者认为目前并不适合购买艺术品。调查结果表明,春拍仅有48.78%的人群认为适合购买艺术品。在第四季度,这一比例进一步降至47.74%。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受全球金融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则由于高端艺术品价位的不断攀升,提高了收藏投资的门槛。
□相关链接
艺术品投资者需提防三大风险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现今将股票市场的这句警示语挪用到收藏界,正好适用。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崛起势如破竹:2009年中国成为继美、英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市场成交总额为212.5亿元。行情高涨带来收益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赝品,这是艺术品市场最大的顽症。这个是自古便有的,有市场就必然有造假。无论是拍卖场还是收藏品交易市场,都存在赝品的可能性。随着市场的发展,赝品的仿造技术也越来越高超,有时连收藏界浸淫多年的人也会看走眼。而今更糟糕的现象是,一些买了赝品的投资者,或许不认为自己买的是赝品,或许出于转嫁风险的考虑,反正共同的走向就是抢夺话语权,最终的目的是将赝品加价贩卖,这将让市场陷于混乱。对此,入市者不得不防。
盲从是艺术品投资的另一大风险。艺术品原本就因为专业性难以判断价值,而市场人士的炒作让艺术品自身价值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操作机构在拍卖场上连放几颗“卫星”,撺掇几个学术界、收藏界大佬来捧捧场,这一品项的艺术品立马华服加身,形成极大的仿效效应和放大效应,引发资本市场对其趋之若鹜的追捧。当然,精品名品的上涨是物有所值,但是良莠不齐的次品也跟着“鸡犬升天”,就有点背离本质了。
变现也是艺术品投资的隐性风险。调查显示,国外一件艺术品从拍出到再一次进入市场的周期是28年,而中国仅仅是2年,这充分说明了国内收藏市场的浮躁。从市场上看,相当一部分收藏者购买艺术品是为了保值增值,然而,许多收藏者在手头紧或缺钱时想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一般很难如愿以偿,经常会出现高价进、低价出的情况,甚至造成损失。这一状况主要是由于接盘的买家难找,如果委托机构交易,手续费较高,周期也很长,而且还有流标的可能。因此,在购买艺术品时,应以未来增值为核心诉求,做好长期投资的打算。
风险与收益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在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投资者不仅要有收藏家对藏品的好眼力,更要有投资家对风险敏锐的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