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网记者 林皓 本报记者 毛朝青 文/图
海都网讯 “10月26日,陈嘉佳在火车站附近丢失粉色钱包,寻找中”、“10月20日,方先生于台江和平市场附近遗失黑色贵宾母狗,寻找中”、“石小姐于10月13日在322路公交车上捡到小朋友的公交卡,待认领”……
在福州,有一个专门提供失物招领服务的网站——“福州失物招领网”,上面有寻物、寻人、寻宠物等信息,也有热心人拾到失物后上传的物品信息和照片。网站创建人马斌,是一位80后的文科生,凭公益心创建这个网站,每年还自费500多元维护网站。
全公益贴钱贴时间
马斌给网站上的每一条信息编号,编写招领状态,有条件的还附上照片方便认领。“每一条信息都有网友的联系方式,失主和热心人之间直接沟通。有些失主提供报酬,都是他们当面交予,网站一直以来都只是一个平台。”马斌说。
网站功能也很周到,可以通过快捷搜索键输入“姓名”、“失物”等信息搜索自己要找的物品,甚至有出租车专区、身份证专区、寻人专区和寻宠专区等,方便搜寻。截至目前,该网站已经有633条失物招领信息,至少10人通过“福州失物招领网”找到了失物。
马斌创建这个网站,源自一次惨痛的教训。2008年6月,他和几个朋友去武夷山旅游,遗失一袋行李遍寻不着。之后,马斌注意到,福州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失物招领平台,“为什么自己不做一个呢?”一个月后,“福州失物招领网”诞生了。
维持一个公益网站不容易,马斌不仅得每年自掏腰包支付500多元的网站运营费,每天还要花许多精力在信息搜索与编辑上,他还“兼任”客服。“不过想想,人生难得几次能做有意义的事,值得。”
“中国寻人第一人”也挺他
“福州失物招领网”名气越来越大,马斌受到许多商家关注,还有商家希望投资,但为了保证网站的公益性,马斌一一回绝。还有慈善协会找他出面组织创建一个全国性的“失物招领网站”。“这个网站三年了,我对网站和网友都有感情了。”马斌说,为了福州市民,他也委婉拒绝。
曾有多家媒体关注过马斌和“福州失物招领网”,马斌也因此受到一些网友恶意揣测,认为他办公益网站是为了出名。不过,也有像被称为“中国寻人第一人”的沈浩,通过新浪微博力挺马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善于炒作,无谓质疑;面对现实,坚持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