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来到厦门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签售新书《利比亚战地日记》,这是“战地玫瑰”继报道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之后又一次战地经历。闾丘露薇也应@海峡都市报文化周刊(www.weibo.com/2490974504)之邀专门回答了微博粉丝的问题。
@宋那个晖:在这本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描写,而更多的是关注到具体的人,您说不喜欢宏大的报道,那么你如何报道一场战争?
闾丘露薇:越大的事件,在前线的记者其实是越看不到宏大的东西,只能够通过细节来体会,这也就是我们要派出战地记者做前线报道的原因,记者在前线就是感受更多的细节。之前在伊拉克、在阿富汗,我觉得我只是报道了皮毛,而这一次我自己觉得是更加深入。虽然我没采访到卡扎菲,但通过和那里最普通人民的交谈,了解到发生这场战争的原因。我想观众最想了解的是战争的源头,我采访到了一个律师,正是他成为压垮这只骆驼的稻草。在1996年发生了一场示威,1000多人死亡,他的三个亲戚在里面,他代表死难者的家属,他们不要赔偿而要求处罚凶手,但那个凶手就是卡扎菲的老婆的弟弟、他的得力助手。2月17日被利比亚人民称为“愤怒日”,每年都要组织一次,但规模都很小,但这一次有埃及有突尼斯的媒体参与报道,通过电视人们的胆子大了,就这样的很多偶然加上大环境,变成了一种战争的必然。
@跨越中:对于利比亚战争,有人说这是场正义之战,也有人说它不过是西方列强瓜分利益的闹剧。您作为一名亲历者,在您的眼中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
闾丘露薇:了解国家发生变革,不要用一个大而空的概念去总结,或说西方干预、或说为了石油,我们总是忽略每个个体,每个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很多时候变革更多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生活的不好,因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没有比较,很容易对自己的状态满意,尤其是当你身边都充斥着谎言,永远都告诉你他们是世界上过得最幸福的。但如果资讯打开了,你的冲击会蛮大的,在书里提到了利比亚的年轻人,他们会发现你告诉他,他的国家这么富有,为什么他从电影里电视里看到别人的生活要好,至少你看到那么整齐的大楼和宽阔的街道,而他们的国家却没有。封闭也许可以带来短时间的平静和繁荣,开放也许会激起社会个体对现状的很多不满,但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对于政府来说,开放了民众有不满,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不满。如果卡扎菲不是向上街的人民开枪,也许利比亚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工业路上的紫荆:以您的看法,未来的利比亚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会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吗?
闾丘露薇:我之前去过阿富汗、伊拉克,然后这一次是去利比亚,而我个人对利比亚的兴趣更大,因为阿富汗、伊拉克的变革很大原因是因为一场外来的战争或者叫侵略,那么当地的民众是否做好了要变革的准备?真的很难说,这也就是我们看到这两个国家在之后变革的过程当中要付出的成本更大,走得也相对更加辛苦一点。但对于利比亚,我在那里呆了40多天和民众聊,我其实会更加乐观一点。因为变革是发自内部的,不是外部强加给它的,当你把这个国家社会当成你自己的时候,当你把自己看作这个国家的一份子的时候,你会自觉地不需要政府告诉你要爱过,要怎么做才能为这个国家好,你会自觉地搞好,就像你自己拥有的这个家是一样的。
在利比亚不管大家对它的未来是怎么想的,至少有一点,大家终于觉得这个国家是我自己的,我可以有份参与。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我对利比亚的发展觉得蛮有信心的。虽然透过媒体总看到混乱的一面,但看问题总要看全面一点,有好的有不好的,没有一个东西是绝对的好绝对的不好,但有一些基本的标准是存在的,比如对人的尊重,这些是绝对的。
@属鸽子的鹰-:有专家说,利比亚人民在镜头前尽情拥戴卡扎菲,暗地里却恨他恨得要死,您觉得这话靠谱吗?您在一线的采访中可曾领教过利比亚人民所谓的“演技”?
闾丘露薇:我曾经跟随中国的领导人访问过利比亚,有一次群访的机会。那时候卡扎菲正在与外界交好,所以他摆出了友好的姿态。那次的采访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他也不会英文,我也不会阿拉伯语,他身边的人很凶,但他就是那么柔弱地一招手,把你叫到身边去,他身边的人马上吓得变色。这些细节可以感触到很多内容,独裁者或者极端的人,才会和身边的人有那样敏感的关系。这一次我在班加西,不允许我们有机会采访,两边最终打起来以后,也只有BBC和CNN采访到,人家也要看给谁采访效果最好,你以为中国媒体很重要吗?
(以上提问读者各获闾丘露薇签名新书《利比亚战地日记》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