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周德庆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福清市一都镇南岭坑自然保护区内,80尾娃娃鱼陆续离开海洋渔业部门工作人员的双手,慢慢地游回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这是福清第二次放流娃娃鱼,此次放流的娃娃鱼价值超过10万元。
娃娃鱼学名叫大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3亿年前与恐龙生存在同一时代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被称为“活化石”,因其叫声好似婴儿的哭声,所以被称为“娃娃鱼”。
此次放流的娃娃鱼是野生娃娃鱼的孙子,即子二代。这批娃娃鱼在回归大自然之前,都由技术人员进行了测定工作,长度在20-30厘米、体重在150克左右的娃娃鱼能更好地适合原生态的成长。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人员表示,娃娃鱼被放流后,在短时间内,他们会让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投放一些饲料,以便它们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随后,这些娃娃鱼将遵守“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学会吃小鱼、小虾,以及水里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