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足球报
北京地坛小学校长杨森本来只是好心接了一场足球赛,现在却面临着断送前程的危险,好在中国足协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地坛小学校长开脱,拯救了该校长濒临摘掉的“乌纱帽”。这名校长还算是运气不错。
教育部门认定“违纪”
10月24日,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结果媒体将比分报道为“0比15”,同时杨森表示“现在的小学体育课基本是以不出事故为宗旨”。报道经过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引发了全国性的热议。虽然在小学的比赛中,这个比分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有媒体把这场失利上升到了批评中国教育体制和青少年成长模式的高度,让地坛小学可谓“一战成名”。
其实,地坛小学是北京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足球是传统,今年5月,400名学生参加了工体举行的中超赛前暖场表演活动,还展示了学校自编的足球操。但是,可能这所小学史上任何一件大事都不及“0比15”,对北京教育部门来说,地坛小学的失利引发轩然大波是不被允许的,于是展开了问责调查,其中关键点是,地坛小学没有向上级部门申报举办该场比赛而被认定为“违规违纪”。如果按照这个认定结果的话,杨森至少会被处罚,如果参照过去处理相关问题的“手法”,杨森保住“乌纱帽”的概率并不大。
“0比15”并不准确
“0比15”的相关报道经过多家媒体核实并不准确,《新闻周刊》记者调查,那场比赛的真实比分是“0比11”,并非“0比15”,在最早报道该文时还配了一张图片,图片显示地坛小学队员还比俄罗斯小队员高出一头,但是实际比赛中地坛小学队员比对手高出一头的就是图片中这两个孩子。白岩松在博客中对调查经过进行评论,他的说法是:“对方是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冠军,咱们是临时和人家踢。事实并不像记者‘采编’的那样,我替那位记者感到脸红。”
足协出手解救校长
可是北京市教育部门考虑到这个事件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执意要对杨森进行处理。这时中国足协了解到这件事情后,派出专人到北京教育部门解释并作出说明。11月初足协把过程以及比赛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教育部门了解到客观真实的情况,足协青少年和社会发展部主任孙哲东也希望北京体育局能够从发展学生体育的角度看待这件事,而不是盯在一些细节上,渐渐打消原来处罚的想法。正是由于中国足协出手相救,杨森得以“幸免于难”。
□背景新闻
在足协“校园足球”计划中,主要依靠的就是各大中小学的校长,他们对足球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足球在该校的发展,“体育回归教育”是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手的“校园足球”计划的中心,如果打击了校长的积极性,对“校园足球”的发展将产生严重的阻碍。
足协副主席薛立8月份在济南、广州等地召开了两百多所小学校长“校园足球”会议,取得了校长们的普遍支持,薛立明确指出了足协与学校关系,今后:“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学校内搞班级赛、年级赛、校长杯的比赛,在此基础上参加校际比赛、市内比赛,再参加全省比赛,在省基础上参加大区训练营。”而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校长的作用无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