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魔术玩得好有人叫他“小刘谦”
清华自主招生咨询会11日在榕举行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魔术玩得好有人叫他“小刘谦”

 

校园小达人

主人公小档案:刘智炜,福州十八中高二(10)班学生

N本报记者 李薇/文 张超晖/图

初见刘智炜,感觉是一个白净腼腆的男生,但一表演起魔术来,他就变得神采飞扬、自信满满。这个学了一年多魔术的高二男生,已经掌握了多种魔术的表演方法,经常在亲朋好友聚会、联欢会上演出,甚至有人把他称作“小刘谦”。

他能“预知未来”

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牌,刘智炜开始表演“预知未来”的魔术。只见他洗牌之后,请记者从中随机抽出一张,收好,不让他看到。然后,他拿着剩下的一叠扑克牌,请记者将手放到牌上进行“心灵感应”。几秒钟之后,他说:“你挑的牌是红心9。”记者不禁大呼:“太神奇了!”

刘智炜紧接着又表演了另一个小魔术“数字天魔”。同样是一副扑克牌,背面朝上,让牌自由落下,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喊“停”,刘智炜就停下来,记者摸出最上面的一张牌,记住,并交还给刘智炜。重新洗牌之后,他再次让牌背面朝上自由落下,记者随机喊“停”之后,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果然还是记者之前挑的那张黑桃2!

其实,这两个牌类小魔术,只是刘智炜的拿手好戏之一。他现在已经掌握了包括花类、鸽子、牌类、围巾、硬币、撕报还原等多种类的魔术,有的魔术还是自己发明的。为了变魔术,刘智炜甚至在家里养了一只鸽子。

练手法练到手发抖

刘智炜一直对魔术感兴趣,一年多前开始加入福州的一个魔术爱好者联盟,开始学习魔术。学魔术,首先要学手法,这手法练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非常累,练一个晚上,大拇指都会发抖,像得了帕金森症。”

练了还不到半年,刘智炜就开始小试牛刀。去年12月,十八中的科学艺术节上,刘智炜当着全校1000多名师生的面,跟同学一起表演了一个魔术,并且获得成功。“其实当时心里很害怕,整个人绷得紧紧的,一直到结束才松下来。”

在刘智炜看来,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魔术师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魔术师要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引诱”观众。“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刘谦的原因,他身上特别有魔术师的那种气质,能hold住场面。”

刘智炜尤其欣赏刘谦的近景魔术,他说,比起“大变活人”、“砍头”这类依赖道具的大型魔术,近景魔术更考验魔术师的手法和心理素质。

常有同学向刘智炜打听魔术的秘密,要他“解密”,但他始终坚持魔术师的“三原则”:不告诉别人魔术的秘密,不告诉观众下一个要表演的魔术是什么,没有练熟练的魔术绝不表演。

现在,碰上亲朋好友聚会或是班级、学校有文艺演出和联欢会,刘智炜常常会“露一手”,既博得大家开心,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高中的功课很紧张,但刘智炜还是决定继续学习魔术,因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放松”。现在,刘智炜还在课外学习播音与主持,因为他明年打算作为艺术类考生,在高考中报考相关专业。他说,播音与主持也能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这对练魔术也有帮助。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