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出使火星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出使火星

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
美国第三代火星车示意图
“火卫一·土壤”的全尺寸实物模型
 

拟于今日在俄发射,将与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一起飞向火星

N法制晚报 综合

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已于日前成功运达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预计于当地时间11月9日凌晨和俄罗斯“火卫一·土壤”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使用俄罗斯“天顶-2SB”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飞向火星。

记者了解到,此次火星探测,不但是我国派出第一个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也是俄罗斯时隔多年之后第一次重返火星。他们承载的一系列创新型火星探测任务,对人类认识火星具有重要的意义。

搭顺风车去火星绕“火”三圈后分手

据“萤火1号”工程应用首席科学家吴季此前透露,8日到20日期间,“萤火1号”将择机发射。

“萤火1号”这回是搭了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的“顺风车”。“萤火1号”在随“火卫一·土壤”升空后仍“乘坐”在其上。它们“手牵手”进入火星轨道,装在“火卫一·土壤”顶部的“萤火1号”在绕火星飞行3圈后两者分道扬镳:“火卫一·土壤”变轨到火星圆轨道上寻机登陆“火卫一”,其返回舱将于2013年携带“火卫一”上100克的土壤样品返回地球;“萤火1号”则在近火点(距火星最近的点)800千米、远火点80000千米、轨道倾角小于5°的火星大椭圆轨道上,履行火星探测使命。

据悉,此次探测计划由中国、欧洲与俄罗斯合作,中国“萤火1号”将在火星轨道运行一年。而“火卫一·土壤”是俄罗斯在本世纪发射的首个空间探测器,它是人类向火星发送的第一个采样返回探测器,如果成功,对重振俄罗斯昔日航天大国形象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在还没有覆盖全球的深空测控网,“萤火1号”将用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的深空网实施测控通信。其数据传输采用直接对地球通信方式,上行命令主要由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地面站发送,下行命令则由中国地面站、俄罗斯地面站和欧洲航天局地面站分时段进行接收。其中,中国地面站主要依托国家天文台位于密云的50米直径天线地面站和位于云南的40米直径天线地面站接收“萤火1号”传回的数据。

个头小翅膀大目标集中可补空白

“萤火1号”的质量为115千克,为三轴稳定的六面体结构,体积相当于一台普通电视机大小,2×3块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达到7.85米,设计寿命为2年,主要用于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等。

之所以如此小的星体装这么大的“翅膀”,是因为火星上太阳光照强度低,只有地球的1/2左右,太阳能电池翼要足够大才能给自身提供充足的能量。虽然“萤火1号”是能力有限的小型空间探测器,但它的科学目标集中,做的事情重要,性价比较高。

“萤火1号”工程应用首席科学家吴季透露,自1960年以来,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40多个探测器,其中15次成功进入了火星轨道,8次成功着陆,并释放了3辆火星巡视车。但是,这些探测计划的科学目标几乎都是追踪水的痕迹、发现生命信号,其轨道也大都是极轨圆轨道,因此人类对火星的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环境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等都了解甚少,“萤火1号”正好填补了此项空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建设深空测控网中国争取后年独自发射

火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荧惑”,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命名为“萤火1号”。

中俄两国于2007年3月26日签署了联合探索火星的协议书,决定在2009年10月发射“火卫一·土壤”和“萤火1号”探测器。后来,由于俄罗斯深空测控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保证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与地面的联系保持百分之百的稳定,而“火卫一·土壤”在测试中也不够稳定,因此发射推迟到今年11月。

采用这种联合探测的方式对参加合作的中俄双方都有益。对于中方来讲,由于时间紧张、资金有限、没有经验、测控困难,所以短期内研制小型火星探测器,并且搭载在较大的火星探测器上发射和飞向火星,可以避开一系列技术问题;对于俄方来说,其运载火箭和火星探测器都有搭载余量,顺便搭载“萤火1号”不仅对自己的火星探测任务没有影响,还可获得额外的科学数据和经济效益。

我国目前正在建设自己的深空测控网,也有足够的运载能力,所以将争取于2013年独自发射、测控自己的火星探测器。据悉,我国火星探测的步骤将与月球探测计划类似,采用“绕、落、回”,即第一步是实施火星环绕探测,并开展软着陆技术验证;第二步是实施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就位探测;第三步是实施火星无人采样返回。

□延伸阅读

火星探测也“扎堆儿”

美第三代火星车将登陆火星

目前,共有5个火星探测器在工作,其中3个轨道器是美国的“火星奥德赛”、“火星勘测轨道器”和欧洲的“火星快车”;两个着陆器是美国的“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

无独有偶,美国原定于2009年发射的新一代核动力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又名“好奇”号火星车)也因技术原因推迟到11月发射,预计2012年夏季登陆火星。“好奇”号是美国第三代火星车,目的是寻找生命的基本单元,研究火星表面的化学、矿物和同位素成分,以及火星大气层的演变历史和表面的辐射环境。它比“勇气”号和“机遇”号大几倍;可在坡度为60°的斜坡上正常行驶,移动范围是20千米;它将依靠核能来工作,因而可大大增加漫游车的行程和使用寿命,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强。最引人注目的是“好奇”号用“空间起重机”登陆,而不是传统的气囊和缓冲火箭,所以可以定点着陆且不会产生扬尘。

美国争取在2022年进行火星取样返回,以确定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新闻链接

火星

火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为地球的一半,6794千米。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

火星到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中国则称为“荧惑”。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