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赵杨 通讯员 阮弟平 林尧
本报讯 昨晚,20岁的四川妹子小杨刚回到四川老家就给闽侯县公安局打电话报平安,并感谢闽侯警方把他们从传销窝中解救出来。小杨称,朋友以从事建筑、服装等生意好赚钱为诱饵,骗她到福州,并逼迫她加入传销团伙。在这个团伙里,被骗来的年轻人有16人。
5日晚,警方成功捣毁了这个传销团伙,传销骨干成员崔某、袁某等8人涉嫌非法拘禁被刑拘。
手机和身份证被扣
小杨今年9月下旬接到朋友电话,称在福州闽侯县找到一建筑生意,挺好赚钱的,叫她一起过来干事业。由于是多年的朋友,她简单收拾行李后就从原务工地湖南长沙来到福州,在与朋友联系后到了闽侯县南屿镇。
她在朋友的带领下,进入一民房,发现有十来个人在房间内打牌聊天等,一点也没有做建筑生意的迹象。她觉得不对劲想离开,但旁边的几个男女青年就上前将其拉住,告诉她现在已没做建筑生意,目前从事的是新兴市场开发,既然来了就得加入,不愿意加入也得加入,并扣了她的手机和身份证件等,交由组长统一保管。就这样,小杨被逼交了2800元的“入盟费”后身陷传销窝。
窝点成员跑向民警求救
11月5日,闽侯县公安局南屿派出所民警摸排到一条线索,在南屿镇南前村的一处民房有人疑似在搞传销活动,经常有人聚在一起,但是极少出门。
为不打草惊蛇,民警加大了暗访力度,发现这伙人很警觉,必须要有熟人介绍才能进入他们活动的楼层。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伙传销人员。5日晚8时,南屿派出所集结全所警力,赶赴窝点展开清查行动。
强行冲进这暗藏多时的窝点后,令民警感到惊讶的是,多名传销人员看到民警后纷纷朝民警跑来,讲述他们被骗加入传销、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经过,并当场指认了26岁的崔某、24岁的袁某等8名该传销团伙骨干成员。
非法拘禁强迫成员加入
民警在成功控制现场后,将24名涉案人员全部带回派出所。警方告诉记者,崔某等人从今年9月份以来,先后转场福州市仓山区和闽侯县南屿镇等地,以租住的偏僻地方民房为据点,通过以从事建筑、服装等生意好赚钱为诱饵,骗朋友、亲戚甚至家人加入传销团伙。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个传销团伙往往过几天就换一个地方,给警方查处带来一定难度。他们平常实施统一食宿,严密管理,团伙中有人专门负责思想工作,对新加入的成员进行“洗脑”,对“洗脑”后还不听话的,传销团伙还有个别“两劳”释放人员充当武力角色,配合管理人员对“不听话”的人员进行罚蹲马步、罚站和言语威胁等,迫使新成员加入并继续诈骗其他人。
7日晚,犯罪嫌疑人崔某、袁某等8人因涉嫌非法拘禁已被闽侯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杨某等16名受害人在当地工商部门的配合下,被送到相关车站返回老家,全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教你四招防传销
闽侯警方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四招”做好,防范传销诈骗足矣。
一、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传销组织往往利用人们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许诺高额回报,引诱参加者缴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以此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
二、不要相信浮夸宣传。传销组织打着“加盟连锁”、“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旗号。有的还宣称自己的营销模式是国家引进的最先进的,已经过部门认可,千方百计诱骗他人交钱加入。
三、不要感情用事。传销组织把目标瞄准身边的亲朋好友,并根据诱骗对象的情况,以介绍工作、做生意、旅游、朋友会面等为名,把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战友骗到外地,经过洗脑从事传销活动。
四、要学会保护自己。一旦陷入传销窝,要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学会反抗,择机报警。如果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要利用在人多地方大声呼叫、“扔纸条”等办法引起人群注意,来保证自己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