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许爱琼
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江梅妃的传说”近日已获批成为省级非遗,不久就将予以公布。听到这个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在梅妃家乡土生土长的江国兴。大唐梅妃是否真有其人?这个曾经颇具争议的话题,因鲁迅质疑,被列入《中国文化之谜》。为了推翻鲁迅的这一论断,江国兴潜心考究十多年,并多方搜集整理申报材料。
梅妃“命运”得以扭转
江国兴说,江梅妃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人物,姓江名采苹,唐玄宗的妃子,莆田黄石江东人,她的《楼东赋》和《谢赐珍珠》被后人广为传诵,前首收录于清代的《全唐诗》,后一首和唐明皇《题梅妃画真》被收编明版《唐五十诗集》和清代《全唐诗》,被《福建名人词典》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自宋代起,福建和莆田方志均有记载有关梅妃的事迹。
出生于梅妃故里的江国兴,从小就对梅妃的传说颇感兴趣,并渐渐产生揭开梅妃真面目的念头。从1995年撰写《江梅妃的传说》在当地产生较大反响开始,他相继多次试图用史料证实梅妃确有其人。然而,要推翻名人的论断却非易事。之后,台湾著名诗人、梅妃研究学者林恭祖建议,以唐代笔记小说和唐诗考证梅妃,江国兴又多方搜集材料,他先罗列出“没有梅妃其人”的理由,再引经据典一一反驳,用反证法对学术权威大胆提出否定。他先把“梅妃无其人”的理由罗列出来,再引经据典加以反驳。2003年3月,江国兴的论文得到时任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志》主编卢美松的赞赏,在卢美松等人的努力下,梅妃被修撰中的省志列为正传人物。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李汉秋也认为这篇论文论据充足论证严密,足以推翻“梅妃无其人”的观点。
“莆田女子的尊享,不少源于梅妃”
江国兴说,自宋代起,莆田就有封孺人的习俗,这都源于梅妃。梅妃得宠时,全莆田的妇女也跟着沾光受惠,一律奉为“孺人”,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孺人”是个什么概念?唐代只有王爷的夫人才可以称为孺人,按封建时代礼制,妇从夫贵是不可逾越的,莆田妇女就不一样了,比如妇女寿终丧家大灯上例写着“例封孺人”,现在很多木立牌上还写着“×××公孺人×氏”,这是莆田女人的殊荣。
“莆仙戏的发源与发展,要归功于梅妃”
江国兴说:“莆仙戏的发源与发展,也要归功于梅妃。”梅妃深受唐明皇宠爱,其父亲到皇宫见她时,唐明皇为了显示皇恩浩荡,赐皇宫内的一班“梨园”随梅妃父亲回莆田,这班梨园经梅妃和雷海清修改,成了莆仙戏的鼻祖,经过千年的演变,渐渐成了现在的莆仙戏。宋代大诗人刘克庄也曾指出莆仙戏来自宫廷。
□相关新闻
关于梅妃是否真有其人的争议
据《梅妃传》记载:梅妃本姓江,名采苹,福建莆田人,长得娇小柔媚,面容俏丽,聪慧贤淑。唐玄宗贴身大太监高力士出使闽越,发现了她,把她献给了唐玄宗。玄宗和梅妃一度恩恩爱爱,形影不离。梅妃受宠不长,宫里来了个既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又美艳绝伦的杨玉环,倾倒了唐玄宗。
常理推断,这么多的传说、典籍、文物、风俗足以证明梅妃的存在了吧?然而,否认梅妃是真人真事的,也大有人在。
中国著名的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当代文学史家郑振铎、刘大杰先生,都否认梅妃的存在。他们认为,一切有关梅妃的记载,都出自《梅妃传》,而《梅妃传》的作者、传抄者并不确切。而且,《梅妃传》所记与史实不符之处也相当多。如高力士从未赴闽,更谈不上选美江采苹;另外,据莆田县志所载,从海潮涨落推断,唐玄宗时期,江东村可能根本不存在。同时,权威性较高的唐史上,并没有记载梅妃的只字片语。《旧唐书》、《新唐书》都是如此,连《资治通鉴》也如此。试想,唐史上的后妃,特别是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巨细无遗,怎么连她的对头梅妃的事,一点也不提及呢?
——据《中国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