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许爱琼 通讯员 朱玉清 黄志苗
本报讯 记者昨从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大湖垃圾填埋场已于8日正式封场,从此它将退出历史舞台,该地块将恢复原貌进行生态绿化,而全市生活垃圾将被运往日处理生活垃圾700吨的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置,整个封场项目设计、施工将投入资金1600万元。
据介绍,位于城厢区华亭镇下花村的大湖垃圾处理场于2000年12月开工建设,2004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原先,该场负责处理中心城区(荔城区、城厢区)生活垃圾,但随着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深入开展,全市除了山区乡镇用垃圾焚烧炉就地解决外,大部分乡镇、街道的垃圾也进入该场处理,日处理生活垃圾达700多吨。现垃圾场的填埋量和填埋高度已严重超出原设计的数量与标高,在2010年就已达到封场的要求。
据透露,目前,大湖垃圾处理场已超负荷接纳生活垃圾近17万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另外,按BOT协议约定,垃圾焚烧发电厂每月将有1000吨的飞灰经过固化处理成为灰块,堆放在大湖垃圾填埋场15亩备用地进行安全处置。如果不及时封场,除了无法消除安全隐患外,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因为灰块无法堆放而影响该厂的正常生产。
为消除现有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解决垃圾焚烧发电厂灰块堆放问题,11月7日,市政府决定启动大湖垃圾填埋场封场程序。封场将分三步进行,先按规范要求进行垃圾堆体整形与处理、导气石笼连接的设计和建设,再按规范要求进行封场覆盖系统、表面雨水沟的设计和建设,最后按省环保厅要求进行生态绿化恢复工程和建设。
□相关新闻
莆田将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N本报记者 许爱琼 通讯员 朱玉清 黄志苗
本报讯 莆田市现有120家镇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每天产生约3吨的医疗废物该如何处置?记者昨从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莆田市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目前已进入工程扫尾阶段,项目将于今年11月中旬完成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目前莆田市共有120家镇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每天产生约3吨医疗废物。此前,由于没有一处规范的处置场所,大量的医疗废物只能分批运往泉州、厦门等地处置,运输路途远,处理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决定采用BOT方式,在毗邻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征地15亩,新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通过焚烧,日处理医疗废物5吨。福建康盛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标,负责承建、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特许经营权限为20年(含建设期)。
另悉,莆田市已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建设列入“五大战役”,市、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中标单位密切配合,确保资金、设备、材料、人员落实,自今年1月工程开工以来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