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国内新闻·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反垄断惊变媒调查体之争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垄断惊变媒调查体之争
工信部主管媒体《人民邮电报》炮轰央视,称其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
 

“发改委此番主动出击,表明政府部门对于似乎已经成为行业惯性的垄断行为及其危害仍然保持着足够的警醒。

——《京华时报》

面对垄断,消费者组织或团体应抱团进行公益诉讼或共同诉讼,使企业为自己的垄断行为进行民事赔偿,无利益可图。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

N财新网 中新

核心提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遭遇反垄断调查(详见本报10日A2版)一事,出现戏剧性变化。首先报道消息的中央电视台,昨日被猛烈炮轰。

昨日出版的《人民邮电报》在其头版刊出《混淆视听误导公众——驳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一文,措辞之严厉,令人错愕。文章称“央视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文章还说,央视报道虽取得一时的轰动效应,但却因缺乏事实依据根本站不住脚,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和准则,“与央视国家级传媒的地位不符”。

《人民邮电报》是工信部主管、人民邮电报社主办,各大通信运营公司协办的媒体。

11月9日,央视《新闻30分》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对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当日晚也发布公告。中国电信称,会全力配合调查;中国联通则表示,会根据发改委要求,提供2010年度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出租带宽业务的价格、数量及营业额等相关信息。此后,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在内的国内权威媒体,也对此事进行报道或评论。

事件至此,突然转折。昨日的《人民邮电报》头版刊发《混淆视听误导公众——驳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抛出四问,猛烈炮轰。

基本概念厘清了吗?

【央视报道】发改委已经基本查明,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如果证据确凿事实成立,将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10%的罚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元的罚款。

《人民邮电报》公布的“事实真相”:

发改委此次发起的调查只是针对内容提供商接入市场,而这个市场的业务收入只有不足两亿元。

垄断事实查明了吗?

【央视报道】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于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对于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的价格更优惠。

《人民邮电报》公布的“事实真相”:

在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除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还有其他几家互联网骨干网经营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以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专线接入市场到底收入是多少,至今没有任何部委和机构发布过数据,因此电信与联通到底在其中占有多大比例,完全没有数据支撑,所以所谓垄断之说也就无处立脚。

全球行情吃准了吗?

【央视报道】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人民邮电报》公布的“事实真相”:

宽带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与国情和人均GDP相匹配的。如果与国情更为相似的俄罗斯和印度相比,中国的宽带服务价格较低、速率更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以中国电信为例,按照其“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计划,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

新闻素养丢掉了吗?

【央视报道】相关部委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并有可能对两家企业进行反垄断处罚。记者根据初步推算,如果事实成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人民邮电报》公布的“事实真相”:“可能”、“如果”等在新闻体裁中十分忌讳的用词,组成了央视这段新闻的大部分内容。

11月9日,发改委对两家运营商进行的反垄断调查还未结束,发改委还没有作出最终结论和处理意见。然而,央视抢先一步在当天中午的《新闻30分》播出了报道。此举是否违规,自有专门的部门去裁定。报道本身也是漏洞百出:其一,近4分钟的报道只对发改委进行了单方面采访,没有给另一方当事人澄清事实的机会,有悖于新闻的公正性;其二,记者在基本概念都没有厘清的基础上,用想象代替采访,用推测代替事实,大量使用“如果”、“可能”句型,将结论硬拧向耸人听闻的方向,有悖于新闻的客观性。此报道虽然取得了一时的轰动效应,但却因缺乏事实依据根本站不住脚,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和准则,与央视国家级传媒的地位不符。

【深度】

反垄断跟网民无关?

有观点担忧,本次调查只是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联通和广电激烈竞争的插曲

国家发改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反垄断调查引发热议。不少网民期盼国内高资费、低网速的局面能从此有所改观。但从目前来看,这一心愿似乎过于乐观。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内容与网民关心的网速、资费等问题并无直接联系。

不过,作为《反垄断法》实施以来,主管部门首度针对央企展开的反垄断调查,绝大部分的媒体仍给予肯定,认为是一种进步。但也有观点担忧,本次调查只是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联通及其对手广电系统激烈竞争的一个插曲。

反垄断调查与网速、资费无关?

国家发改委日前证实,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这是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主管部门首度对央企展开的反垄断调查。不少网民期待目前高资费、低网速的局面由此得到改观。

不过从主管部门的表述来看,其本次调查的涉及内容同网民关心的资费及网速等问题并无直接关系。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两公司是否存在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利用自身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和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电信联通控资源对广电系统开高价

《广州日报》报道称,调查主要针对宽带分销市场的价格歧视,而非面向最终用户的垄断,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背后的势力角逐。这次反垄断调查更像是一场“三网融合”背景下多部门上演的地盘之争。目前广电和电信两大系统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地盘之争日趋激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握网络资源,对向自己购买宽带接入的竞争对手——广电系统开高价。广电则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日渐渗透宽带接入市场。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此次发改委调查重点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通宽带用户的接入价格,另外一个是对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接入价格。但是广电系统的媒体却主要针对后者进行报道,对前者只字未提。

《第一财经日报》认为,近年来,电信和广电已经开始在一些三网融合的交叉领域“短兵相接”,而随着禁止中国移动利用TD之外的技术手段从事宽带接入服务的“686号”文件即将在今年年底到期,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宽带市场的竞争关系也将变得更为直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