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 2003年,我国电视剧产量首次突破万集大关,之后的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3000集以上。有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至今年9月,通过立项审批的超过3万集。昨日,在四川电视节上,某影视公司老总称,现在股票、房地产不好做,许多热钱不断涌向影视剧市场,不管煤老板还是鞋老板都来投资拍剧。但据调查,电视剧拍完能播出的仅占1/3,不少投资人赔得血本无归。
尴尬 2/3电视剧无处播
昨天是四川电视节的第二天,人潮依旧不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剧迷在逛时,不断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电视剧,怎么从来没看过?”“快来看,陈坤居然还拍过这个电视剧!”
昨天,中视丰德影视版权公司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据我们了解,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拍了两万集的电视剧。卫视每年能播多少?地方台能播多少?还要包括重播那么多老电视剧,实际上每年能播三分之一的戏就很不错了,其他的就成了垃圾。”
疯狂 什么都不懂砸钱就好
Y先生是此次来参加四川电视节的某影视公司老总,他称热钱不断涌向影视剧市场,不管煤老板还是鞋老板都来投资拍剧。“现在股票、房地产不好做,热钱全部涌向影视剧市场,你会看到煤老板在投资,做鞋的也来投资,他们大多都是门外汉,什么都不懂,砸钱就好。但是一部剧投个几百上千万,最后血本无归的人多得很。”
Y先生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一个香港导演带着剧本找他的朋友谈投资,说得天花乱坠:准备拍一部古装武侠剧,专业的香港团队拍摄,请谢霆锋、吴尊等一线大牌明星来演……开口要价就是2000万。Y先生说:“我一看剧本,就是一个粗制滥造,与时下任何一部武侠剧的剧情都雷同。我想说的意思就是现在的剧本太多了,然后就开始忽悠老板来投资。说实话好多投资人根本不懂这个行业,投了钱全部一场空。”
为何明知赔本生意还继续做?Y先生说:“这是因为他们也看好电视剧市场,但是无奈在于他们分不清谁是专业做电视剧,谁是草台班子。那怎么办?就靠运气,砸对就赚钱,砸输就不玩。”
导演尤小刚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也对此表示担忧:“这样的景象与其说是繁荣,不如说更像是经济危机的前兆。”当投资者发现找不到播出平台、收不回钱时,一旦大规模撤出,电视剧产业链首环破裂后,名导拍戏也会变得困难。
变化 观众口味越来越重
在电视节现场,“两极分化”情况十分严重:有好导演、好题材、好阵容的优秀电视剧还没开拍就已销售一空,但有些电视剧转战了五花八门的影视展仍然销不出去。导演金韬说:“红了一部《奋斗》,青春剧蜂拥而上;火了一部《潜伏》,谍战剧如雨后春笋。这种盲从,反而会导致一些供大于求等问题出现。”
SMG影视中心主任苏晓表示,“现在流行的一些强制性记忆元素,让观众的口味变得越来越重,好像没有刺激、意外、夸张的东西就不好看似的。这样的发展其实挺不健康的,因为太浓烈了,大家就很难静下心来去体味一些朴实平凡的作品。”苏晓认为很多影视剧为追求极致的戏剧效果,往往会添加一些极端剧情,这虽能带来一定的收视率,却会导致远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