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秋冬为何特别容易咳嗽
前列腺增生有血尿别慌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冬为何特别容易咳嗽
秋咳也有“温凉”之分,需要辨证对待;平时多做一些加强肺功能的运动,可以减少咳嗽的发生
 

N本报记者 林宝珍

咳咳咳……进入秋冬季节,咳嗽声此起彼伏,特别是老人、孩子,一旦感染风寒,咳嗽的毛病就迁延不愈;有的白天好好的,到了晚上就开始咳个不停。一些体质不好的年轻人,在气候变化刺激下,机体调节失去平衡,也反复咳嗽。

为什么秋天特别容易咳嗽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吗?省人民医院郑健教授说,燥为秋令所主,肺属金,与秋气相应,常从口鼻入侵而犯肺卫,耗损津液,就表现为咳嗽。变化多端的秋冬气候也容易导致反复干咳,病情缠绵难愈。因此秋季咳嗽的防治显得极为重要。

咳嗽也有“温”与“凉”之分

郑健教授说,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肺气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肺气功能失调,则出现肺气不宣,反复咳嗽。

秋燥又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咳嗽也有温凉之别。

温燥咳嗽表现为咳嗽偏热的症状,常见干咳少痰或无痰,甚至痰中带血,咳声不大,咳不干净,鼻干咽燥,口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还可能伴有发热或微恶风寒,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凉燥咳嗽表现为燥咳偏寒的特点,常见干咳少痰,口鼻干燥,舌淡,苔薄白而干,脉浮或紧,可伴有恶寒或有热病,咽喉发痒或干痛,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等。

秋咳的判断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季节性很强,病发秋令;二是症状明显,以咳嗽少痰、鼻干咽燥、皮肤干燥、舌红少津为主证,同时注意辨别温燥、凉燥之不同。

防秋咳“润燥”工作要做足

咳嗽不止该怎么办?郑健教授说,秋燥咳嗽的中医治疗可概括为“燥者润之”,然后再根据所感受燥邪的寒热属性给予对症处理。

比如,温燥咳有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常见的方剂为桑杏汤等。凉燥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在治疗上主要是疏散风寒、润肺止咳,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等。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选用润肺止咳化痰的中成药和单方验方。如枇杷膏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热燥咳。雪梨膏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的病人。

对于容易秋咳的人来说,“多喝水”绝不能当成一句轻描淡写的提示,而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多吃一些有润肺功效的瓜果和食品,如鸭梨、白萝卜、蜂蜜、鲜姜,或用之熬汤服用,也是一种缓解的方法。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

此外,对于向来容易犯秋燥咳嗽的人,可在每年秋燥咳嗽来临前一个月开始用中药调理肺卫,益气固表一个月左右,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或减轻秋燥咳嗽的发生。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西药免疫增强剂。

常宣肺清肺可以养肺

郑健教授介绍,对于容易患秋咳的人来说,运动和保健非常重要。他介绍了几个“秘方”。

笑语欢歌——宣肺。笑口常开,引吭高歌,是健身的“良药”,更是宣肺的“灵丹”。一次捧腹哈哈大笑,其健身作用胜过15分钟的体操。大笑时,气体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向外呼出,将大量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反射性地摄入更多的氧气。人在纵情歌唱时,胸廓扩张,胸肌伸展,促进肺部的运动,使肺泡得到有效锻炼而增加肺活量。可见,欢歌笑语有利于呼吸通畅,能更好地吐故纳新,满足机体各脏器对氧的需求。同时还能锻炼肺活量,增强肺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

腹式深呼吸——清肺。站、立、坐、卧皆可,但以躺在床上为好: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由鼻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5秒钟,然后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将气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每天做1~2次,每次10~20分钟。腹式深呼吸时,胸腔容积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和回缩,让肺部进行更充分的气体交换,提高肺活量,增强肺功能,清除肺部细菌,可预防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主动咳嗽——护肺。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分,喝一杯温开水后,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先做深呼吸运动,吸气时将双臂缓缓抬起,在进行主动咳嗽的同时,迅速垂下双臂,随着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遍左右。可将废气和污物及时排出体外,起到清洁气管、保障呼吸道通畅、保护肺脏的作用。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