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见习记者 阮韵晨 本报记者 黄孔瑜 文/图
本报讯 作为福建省天主教的中心,近几年,泛船浦天主教堂一直被教堂前的污水池困扰着(详见本报8月9日A6版)。
昨日,记者从福州市城建部门了解到,泛船浦天主教堂主教堂与神父楼前空地上,将建成一片下沉式广场。
广场建成后,这片空地一下雨就成“池塘”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绿草茵茵的景观。
争取明年3月底前完工
据福州建总房地产开发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下沉式广场目前还处在招投标阶段,预计在11月底完成招标。他表示,广场的总工期约为三个月,争取在12月初进场施工,明年3月底之前完工。
据了解,这个设计面积3200多平方米的广场建成后,可同时容纳至少上千名教徒。建成后的广场北接南江滨大道,南接主教堂与神父楼,项目包括铺设广场砖、建造绿化带、修建雕像以及水泵房等。
建总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强调,针对之前教堂前空地的积水问题,下沉式广场还将铺设覆盖教堂周边的排水系统,用水泵将低洼地带的积水从管道中排走。
数月前神父楼前积水成塘,杂草丛生
今年8月份,不少经过泛船浦教堂的市民发现,在神父楼以北的数百平方米空地上,绿色的积水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一片蚊虫肆虐的死水塘。池水周边还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使得教堂显得十分荒凉。
据媒体此前报道,教堂在1933年重修后70年里没有出现过大面积积水。但2008年,福州市有关部门对神父楼实施整体平移后,神父楼路基变低,低洼处从1米至2米深,最低处甚至达2.5米。由于处在低洼地势,雨水很容易倒灌,神父楼前因此出现大面积的积水塘,整栋楼也几乎废弃。
□链接
泛船浦天主教堂是福建省、福州市天主教总堂,也是迄今为止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位于福州泛船浦新民街北、海关巷东,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建,占地8400多平方米,教堂建筑面积为1371.4平方米,可容2000余人。1996年,泛船浦天主教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泛船浦天主教堂神父楼曾因南江滨路拓宽而进行平移转向,当时神父楼先平移80.7米后,再进行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转身”,由原东西朝向变为南北朝向,最终与主教堂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