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6版: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阿盟下“最后通牒”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盟下“最后通牒”
要求叙政府三天内结束一切暴力活动;多国召回驻叙大使;法或承认叙反对派
16日,示威者爬上摩洛哥驻叙利亚大使馆的门墙
 

N据新华社电 中新 中国日报网站特稿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外长16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特别会议,正式确认中止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并要求叙利亚政府在3天内签署允许阿盟向其派遣观察团的协议。当天出席阿盟外长会议的外长们同意,要求叙利亚在3天之内结束一切暴力活动,并接受阿盟的和平协议,否则将面临经济制裁。

同一天,法国宣布召回驻叙大使,分析人士称法国此举意在准备承认叙反对派。

阿盟耐心耗尽

卡塔尔首相阿勒萨尼16日表示,正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开会的阿盟各国外长表示耐心已经耗尽,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叙利亚平民,遂向阿萨德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加拿大对阿盟继续向叙利亚施压的行为表示支持。

阿盟秘书长阿拉比呼吁,阿盟应当就解决叙利亚政治危机果断采取行动,“尽一切努力停止叙利亚流血冲突”。阿拉比说,他希望,向叙利亚派遣观察团的举措能够在几天内得以实施,但在阿盟与叙利亚方面签署“清晰协议”前,观察团不会成行。

阿盟先前同意向叙利亚派遣一支由人权组织成员、媒体代表和军事观察员组成的500人团队,实地了解叙利亚局势。

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14日表示,叙利亚政府仍将坚持执行旨在结束叙国内危机的“阿拉伯倡议”,并欢迎阿盟代表团访叙以检查倡议落实情况。

法召回驻叙大使

阿盟12日宣布暂停叙利亚成员国资格,激起叙多个城市的逾万名民众上街抗议,其中约千名示威者袭击了驻大马士革的土耳其大使馆,法国和沙特阿拉伯使领馆也遇袭。摩洛哥与法国等国16日加入到召回驻叙利亚大使的行列。此前已有美国、瑞士、沙特、科威特等国召回驻叙利亚大使。

法国外交和欧洲事务部长朱佩16日表示,由于叙利亚政权“固执己见”,并且该国“仍有新的暴力事件发生”,法国因此决定关闭其在叙利亚的领事机构和文化机构,并召回法国驻叙利亚大使。有媒体引述外交人士的话称,法国召回驻叙利亚大使是为了进行“磋商”,属于“临时性”举措。

分析人士认为,法国此次召回大使将为承认由叙利亚反对派组建的“全国委员会”铺路,因为法国外交人士多次以其驻叙大使尚在履职为由,否认法国会很快承认叙反对派。目前,“全国委员会”在国际上只得到利比亚执政当局的承认。

“叛军”突袭军事基地

16日,由原政府军组成的反政府“叙利亚自由军”武装使用了机关枪和火箭筒等重型武器,对位于大马士革北部哈拉斯塔市的空军基地发动袭击,该地也是叙利亚情报机构驻地之一。这是叙利亚发生冲突以来,“叙利亚自由军”发动的最猛烈攻击。

美国政府16日表示,叙利亚反对派使用暴力手段“正中叙利亚政府下怀”,美国不会容忍任何一方使用暴力。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表示:“我们不认同这种反抗的方式,但这是阿萨德政权野蛮政策的产物,他们将叙利亚推到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上。”

阿盟帮倒忙?

本期主持 毛慧娟

阿盟12日决定“开除”叙利亚,其本意是给叙利亚政府施压,以结束叙利亚国内流血冲突。但这一举动反而激化了叙利亚国内的暴力冲突,使得叙利亚局势火上浇油。

而事实也证明,自那以后,叙国内的暴力冲突明显加剧:反对派武装开始主动袭击政府军据点和情报部门,而数以万计支持政府的示威者则连日上街游行抗议,并连续冲击了多个国家的驻叙使领馆。这也为外部势力插手叙利亚埋下了伏笔。

也许正如埃及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萨姆说的,阿盟此次在斡旋叙利亚危机中并没有完全扮演中立的角色,它不断向叙政府施压,却不断满足反对派的诉求。在阿盟中止叙利亚成员资格后,不少原来就没有对谈判表现出兴趣的反对派更加坚定了推翻政府的决心。反而叙利亚政府表现出部分妥协的姿态:虽然叙外长指责阿盟受到了美国的唆使,但欢迎阿盟派观察团到叙利亚;叙政府还释放了因游行示威被捕的包括反对派人士在内的在押人员……叙政府在不交权为底线的基础上步步退让。

现在阿盟又下“最后通牒”,这是带来更多的冲突,还是促成对话和谈判的契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