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7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信睿》
《文艺风赏》
□最近一周
《台港文学选刊》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港文学选刊》
骄傲与尴尬
《台港》主编宋瑜
 

福建纯文学刊物《台港文学选刊》的历史很骄傲、现状很尴尬。这是老刊人、新主编宋瑜对这份刊物的总结。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本以介绍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起家的刊物曾创下了单期销量近50万册的销量数字,但如今这个数字对他们来说却是不可完成的神话。如今的刊物订量,这位新主编不愿意透露,因为和50万相比,如今的数字拿出来“显得比较尴尬”,尽管比较一般文学刊物还不算太差。

这是一本从内容到市场运作到体制结构都很传统的刊物,体制内的刊物,高雅的身段,面向普通文学爱好者,将华人文化交流、借鉴文学经验、培育文学新人视为自己的文学责任。

虽然是一家体制内的杂志社,但并无办刊经费的常态性支持,采编编制长期只有六七人,顶多是一个编辑部的构架,就是这么六七杆枪,还得忙着做各种活动的策划、实施……因为杂志正常的运作经费,已不能靠刊物的销售来保障,而基本靠文化活动来维持。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胜友曾了解了同类型刊物的状况,也感无奈,“一时找不到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先如此运作。”

靠活动维持,毕竟不是长远之计,曾经的辉煌,如今的尴尬,让主编宋瑜觉得心头堵得慌,他也试图为刊物寻找蜕变发展的机会:曾经与同人一道在刊物的内容形式上广泛征集“广大读者”的意见:是坚持高雅品位还是接近流行文化,是凸显港台特色还是趋向大陆习惯?……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已经不存在‘广大读者’的概念,所有的声音都表达个人的喜好”。宋瑜说,曾经一度降下高雅的身段,试着一半做纯文学、一半做小品文,却行不通,老读者不买账、新读者不认同,说只有一半的看头。后来全线改为小品文,做得挺有起色了,最终也只能叫停;折腾几年,刊物还是回到了纯文学上。“那几年《读者》、《意林》都常转载我们的文章,我们转回纯文学了,他们还打来电话表示惋惜。”

体制的问题是《选刊》不得不面对的。全国“非时政类报刊”的改制在明年9月以前都要完成,都要走企业化的道路。《台港文学选刊》欢迎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够寻得一种顺利办刊的方式和途径。

关于改制之后的刊物,宋瑜其实想得挺多,吸引社会资金是一定要走的,其实之前已有这方面的探索,“能否实现经济效益是投资者首先要衡量的,而我是‘文化保守主义者’,新兴的东西我也要了解,也要学习,但新的文化现象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和淘洗,留存人们心底的还是永恒的事物。作为编辑,我希望文化能够满足各类读者的多种需求;而作为缪斯的信徒,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文化确能产生经济效益,而文化的终极目标并非是经济效益。”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