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本报讯 稳定菜价,福建再出举措:启动蔬菜种植保险试点。
记者昨日获悉,为保障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省农业厅、财政厅、经贸委、人保财险16日联合推出了《福建省蔬菜种植保险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全省蔬菜种植保险试点工作。该险种的保障范围为钢架(竹木)大棚及蔬菜、露地蔬菜。与其他保障措施不同的是,启动蔬菜保险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种植户拿到赔款后可以更快恢复生产。
福州一大型蔬菜种植企业称,养殖业主要受养殖规模变化和成本因素影响,但种植业通常需要“看天吃饭”,持续下雨通常会导致蔬菜减产,进而影响菜价。当然,持续下雨对种植业的影响还不算大,恶劣自然灾害甚至会导致颗粒无收。
据悉,菜农投保后,保险公司负责赔偿投保标的由于风灾、水灾、旱灾、雹灾、冻灾所造成的损失。此前我省推出了农村住房、森林火灾、水稻种植、能繁母猪、渔工渔船五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只需缴纳部分保费就能投保,剩余保费则由财政资金补贴,而为参保难度较大的蔬菜提供保险尚属首次。
试点初期,投保的蔬菜要求是在田间生长正常、规范管理、合法经营,生产周期(定植到采收期)在30天以上的蔬菜,且种植规模在30亩以上,主要涵盖省内的蔬菜种植生产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蔬菜种植大户。由于蔬菜种植保险采取的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自主自愿”的模式,接下来我省将加强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当地财政支持,确保该险种尽快“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