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朱丽萍 关铭荣 文/图
本报讯 昨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场了解到,虽然棉花价格同比下降四成,加上暖冬,不少服装企业冬装销量下滑两三成,但今年冬季服装并未如市民预期那样出现价格下降,反而同比最高涨三成。
棉花价格大降,加上冬季服装销量下滑,服装价格为何却难便宜呢?
该冷不冷商家头痛
暖冬让福州的服装企业很“头疼”。从节气上来看,冬季已经来临,但市民却觉得今年的冬天不冷。在中国气象局网站上,记者看到,从11月初到11月21日,全国各地的最高气温普遍都超过了10°C,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最高气温普遍超过了20°C,昨日福州气温为20°C。
“去年的10月20日左右,终端就开始销售冬装了,今年至今还卖不动,加上今年过年提前,这意味着今年冬装的销售周期将大大缩短,而冬装一直都是服装企业一年的希望。”福州一家男装品牌董事长何先生如是说。
福州多家服装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秋季全国总销售件数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0%~30%,从目前情况看,冬装情况更不乐观。
打折优惠价格仍比去年贵
受暖冬等多重因素影响,福州各商场以及专卖店纷纷推出各种优惠举措。目前东百推出每100元送100元再加送10元超市券;大洋正大店也喊出“一降再降,撼动全城”的优惠。
“今年冬季外套打完折普遍要一千多元,太贵了!”昨日,福州市民林女士到商场逛了一圈发现,虽然各商场都在打折,但衣服价格比往年还是贵了不少。记者在走访商场时也注意到,虽然各品牌服装纷纷举起打折的大旗,但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际知名中高端品牌,价格同比上涨10%~30%。记者看到,一件品牌男装外套去年价格为899元,而今年相似款卖到了1099元,涨幅达到了33%。
流通费用高冬装价格难降
据福州服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棉花价格同比大幅下跌。从去年夏天开始,棉花价格一路上涨,至2010年11月中旬左右,达到33000元/吨的高点,今年价格下降到8月份的19329元/吨,目前价格在一吨19000元上下,较峰值下降逾四成。
棉花价格大降,加上暖冬,冬装价格为何还上涨?福州多家服装生产厂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称,虽然棉花价格下降,但由于用工费用和其它原材料价格提高,再加上流通环节居高不下的费用,都促使服装价格的不降反涨。
福州朵帕服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展龙介绍,工厂的工人计件拿薪,以一件款式最简单的衣服为例,去年一名工人制作一件衣服15元,现在涨到了18元,款式复杂的每件制作费更是涨到了五六十元。另外,目前市面上不少服装使用的是化纤面料,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化纤面料价格同比也上涨不少。
“用工成本和化纤面料价格上涨只是一个原因。”陈展龙称,服装进入商场后,根据不同品牌大约要被商场收取20%~30%的费用,而店庆、促销都要品牌商掏钱,流通环节费用的增多,也成为导致服装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